近日,贏合科技(300457)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2.64億元,歸母凈利潤2.71億元;合同負債達25.25億元,同比大增75.51%,充分反映公司訂單飽滿、未來增長可期;研發投入3.07億元,同比增長26.16%,持續加碼創新,夯實技術壁壘;資產減值損失同比下降43.5%,資產質量顯著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大幅改善69.08%,資金回籠效率提升。
公司第二季度業績大幅改善,在單季實現營收29.26億元,同比增長14.24%;實現歸母凈利潤2.56億元,同比增長42.48%;實現扣非凈利潤2.55億元,同比增長50.66%。
技術創新鞏固鋰電裝備龍頭地位
贏合科技已深耕鋰電設備行業19載,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持續創新,在上半年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在鋰電制造核心工序環節持續推出迭代新品,形成多點突破的技術格局。
目前贏合科技的設備已覆蓋涂布、輥壓、卷繞、疊片等電芯制造關鍵環節,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新能源、寶馬、大眾等中外一線電池與汽車制造商。整體來看,公司在鋰電前中段裝備領域的市場地位已相對穩固,憑借持續的技術迭代與領先的交付能力,有望在行業競爭中保持長期優勢。
其中,贏合科技推出的46系列激光切卷繞一體機,具備高速化、高精度和高度自動化的特點。該設備以卓越的穩定性、可靠性及智能化水平贏得客戶高度認可。今年6月發布的超高速多工位切疊一體機實現了由“三工位”向“四工位”的跨代升級,效能領先行業70%;同時,該設備具備±0.15毫米的極片裁切精度,并內置AI智能算法實現全流程監測,大幅提升電芯一致性與生產良率。
在固態電池賽道,贏合科技率先打通濕法和干法兩大工藝路徑,成為國內少數實現固態電池裝備落地的企業之一。報告期內,公司一批核心固態電池設備(包括固態濕法涂布、固態輥壓和固態電解質轉印設備)已實現交付,用于客戶中試線建設,標志著雙方在工藝與裝備協同創新上取得實質進展,也為未來固態電池的規模化量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外拓展打造增長新動能
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加速發展的背景下,贏合科技持續搶抓國際機遇。作為國內最早開拓海外市場的鋰電裝備企業之一,贏合科技產品已遠銷德國、韓國、法國、美國、加拿大、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境外收入占比接近五成,國際化優勢日益凸顯。
與此同時,贏合科技積極布局儲能市場。今年以來,公司攜前沿鋰電裝備相繼亮相中東迪拜電力能源展、印尼雅加達電池儲能技術展覽會和歐洲電池儲能展覽會,面向全球客戶展示中國“智造”的實力。隨著全球風電、光伏裝機量持續走高,電化學儲能需求快速增長,公司儲能裝備有望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ESG與資本認可共筑長期價值
在追求業績與技術突破的同時,贏合科技也在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方面持續提升。2024年度ESG報告中,公司獲評萬得AA評級,在機械行業568家企業中位列前列,并在鋰電設備行業居于首位。公司積極踐行“雙碳”目標,持續推動綠色制造與節能降耗;同時承擔社會責任,投身鄉村振興,并關注員工成長與文化建設。
這種長期主義的治理理念同樣在資本市場贏得了認可。憑借健全的公司治理、高品質的信息披露、卓越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優良的財務質量管控、AA級的ESG表現、豐厚的投資回報、杰出的市值管理,以及良好的資本市場形象與影響力,贏合科技成功榮獲“投資者關系管理天馬獎”。這一榮譽不僅彰顯了公司在市值管理和資本市場溝通方面的卓越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的信任與認同,鞏固了其在資本市場中的良好形象。
從長期來看,贏合科技正以技術創新、全球化拓展和ESG管理為核心驅動力,不斷塑造新的競爭優勢。這些要素的疊加效應,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也為其長期價值的穩健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能源產業鏈景氣度延續,贏合科技在鋰電設備和固態電池裝備的領先優勢,以及全球化和ESG治理的前瞻布局,將有望持續釋放企業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