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9月2日)集體回調,滬指盤中跌逾1%,創業板指一度大跌近4%;港股亦下挫,恒生科技指數跌超1%。
具體來看,三大股指盤中震蕩下探,滬指盤中跌超1%,創業板指一度大跌近4%。截至收盤,滬指放量跌0.45%,報3858.13點;深證成指跌2.14%,報12533.84點;創業板指跌2.85%,報2872.22點;上證50指數逆市漲0.39%;北證50指數逆市漲0.4%。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29128億元,較此前一日增加1349億元。
場內超4000股飄綠,半導體板塊大幅下挫,樂鑫科技、盛科通信、華虹公司等跌超10%;AI產業鏈股集體回調,光迅科技、劍橋科技跌停,太辰光等跌超10%;銀行板塊逆市上揚,渝農商行、齊魯銀行漲約4%,招商銀行漲超3%;工業母機概念拉升,恒進感應30%漲停,華東數控、秦川機床亦漲停;機器人概念午后崛起,上緯新材一度漲停,震裕科技續創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新易盛、中際旭創全日成交均超300億元,分別位居A股成交額第一位和第二位。
港股方面,中興通訊跌近8%,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跌約5%;微創機器人漲超12%,美的集團、小米集團漲超3%。
銀行板塊拉升
銀行板塊今日逆市上揚,截至收盤,渝農商行漲超4%,滬農商行、齊魯銀行、招商銀行等漲超3%。
行業方面,2025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營收同比增長1.03%,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1.1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0.77%。二季度單季,上市銀行營收、撥備前利潤、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88%、4.68%、2.92%。細分板塊來看,城商行業績增速繼續保持領先,國有行營收修復明顯,股份行凈利改善幅度較大,農商行凈利增速邊際微降。
銀河證券表示,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持續積累,中期業績基本面改善,拐點可期。消費貸、經營貸貼息落地在即,關注政策成效釋放以及零售業務需求和風險改善情況。結合多維增量資金加速銀行估值重塑,繼續看好銀行板塊配置價值。
天風證券認為,銀行股對各路中長期資金的吸引力依然較強。一方面,低利率和“資產荒”背景下,銀行股息率和估值優勢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新規等政策紅利釋放下,險資入市、主動基金增配和被動基金擴容或將合力為銀行板塊帶來穩定增量資金,增強估值修復行情的可持續性。
機器人概念崛起
機器人概念午后發力走高,截至收盤,上緯新材漲近15%,盤中一度漲停;震裕科技漲超14%,盤中續創新高;安培龍漲超13%,亦創出新高;漢威科技、斯菱股份、駿創科技等漲超10%。
今日有市場消息稱,特斯拉機器人明年有量產指引,明年三季度指引上修至周產1000—10000臺,對應年化5萬—50萬臺。目前該傳聞未得到證實。
2025年7月,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曾表示:Optimus已完成第三代(V3)版本的核心設計,2026年投入量產。預計特斯拉Optimus迭代方向:身體和靈巧手自由度增加,輕量化材料用量提升,靈巧手感知和運動能力提升。同海外典型機器人對比:Optimus自由度更多,步行速度快,成本相對較低。
國金證券指出,當前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前夕,機器人產業有望迎來集中催化。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核心部分是運動關節,綜合考慮價值量和競爭壁壘,建議重點關注滾珠絲杠和減速機環節。
AI產業鏈股回調
CPO等AI產業鏈股今日大幅回調,截至收盤,銳捷網絡、太辰光、天孚通信等跌超10%,光迅科技、景旺電子、劍橋科技等跌停,新易盛跌近8%。
市場人士認為,AI產業鏈股集體回調,或主要是板塊輪動、獲利資金出逃所致,行業基本面未出現明顯變化。
中信建投證券近日指出,當前AI大模型的用戶滲透率仍較低,大模型發展仍處于中初級階段,產業化應用周期才開始,大模型帶來的算力投資方興未艾,資本開支會隨著大模型收入的增長而增長,投資的天花板可以很高。當前對于算力基礎設施產業鏈,北美鏈和國產鏈都值得關注。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