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的震蕩上行,多個行業板塊輪番大漲,但食品飲料等少數板塊年內表現稍顯“掉隊”。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食品飲料指數以-1.92%的年內漲幅排在倒數第二,與漲幅第一的通信指數差距超過60個百分點。
作為傳統消費板塊的代表,一些食品飲料股長期被公募基金重倉。然而,隨著新消費的崛起,傳統消費基金和新消費基金的業績逐漸拉大。基金中報顯示,有基金經理對新消費寄予更高期待,但對傳統消費的表現則認為是“觸底”。
當大部分板塊年內都有所上漲時,堅守傳統消費股的基金經理們,何時迎來他們的“春天”呢?
消費基金業績分化明顯
由于消費板塊涉及眾多細分領域,這類基金業績分化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4日,223只名字中含“消費”的基金首尾業績差距超過80個點(僅統計初始基金,下同),漲幅排名最高的1只消費基金年內收益超過70%,漲幅最低的1只消費基金年內虧損超8%。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年內凈值漲幅超過20%的消費基金有71只,漲幅低于10%的消費基金有90只。
重倉消費股要創造更多超額收益,需要緊跟“新”趨勢。
中報顯示,消費基金年內業績暫居第一的海富通消費優選,重倉板塊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醫藥、電子、紡織服裝等板塊。該基金并不是一只傳統消費基金,其在中報中解釋,增加了一些新消費子行業的配置比例,同時加大了對科技消費、傳統消費的研究和配置。
還有一些消費基金抓住了“出海”消費的新增長機會。比如,年內業績暫居第二的消費基金永贏新興消費智選,該基金不僅配置了港股潮玩公司,還配置了港股智能駕駛和創新藥公司,這些公司依靠“出海”紅利獲得了更大的增長機會。
而一些堅守傳統消費股的基金就缺少點運氣,大漲的行情始終未能輪動到。
比如,年內凈值虧超8%的國融融信消費嚴選,在上半年末重倉了白酒、飲料、百貨、農業、醫療、互聯網、家電等個股,其中,將1只白酒股作為第一大重倉股,另外還有1只大市值白酒股在第四重倉席位。基金經理在中報中進行了反思,上半年業績表現一般主要是持有的食品飲料、家電、汽車等標的表現一般。
另1只也重倉白酒、家電等傳統消費股的浦銀安盛消費升級,年內凈值虧超5%。該只基金重倉了2只大市值白酒股,還重倉了醫美、家電等消費股。該基金曾持倉消費電子和對美出口板塊,但在后續反彈中進行了調整,基金中報顯示:“改變了過去的投資模式,向業績基準進行回歸,也是一種不得已的操作,主要的倉位都是內地消費指數中的成分股。”
傳統消費觸底,新消費繼續擴增
從本輪市場以及相關主題基金的表現可以看出,消費板塊已經極致分化,尤其是以白酒為代表的與經濟周期相關的傳統消費股正面臨下行壓力,有著新產品、新渠道的新消費公司則保持著較強活力。
實際上,新消費的蓬勃發展也是整個時代的縮影。方正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除餐飲消費、家電消費等傳統消費需求場景外,結合人口結構變化和低碳發展趨勢,文旅經濟、銀發經濟、綠色消費等新興消費形式不斷興起,并成為支持政策的重要傾斜方向。
目前,大科技板塊等眾多板塊都有輪番大漲,而食品飲料等板塊依舊落后大盤表現,至今仍有投資者會提出疑問,何時輪到傳統消費股大漲。
從基金中報來看,基金經理認為傳統消費已經接近底部位置,同時繼續看好新消費廣闊的增長空間。
銀華消費主題基金經理薄官輝在中報里指出,傳統產業孕育著新的產業升級和發展機遇,比如,以供應鏈整合為核心的新商業,以國產消費品牌崛起為特色的新消費仍然孕育著巨大的機遇。傳統的核心資產雖然已經周期性觸底,但市場對這些行業即將到來的新一輪反內卷為核心的供給側改革充滿期待。
海富通消費優選基金經理劉海嘯認為,傳統消費品公司也在不斷調整經營策略與追求商業創新,部分企業目前已經具有投資性價比。
工銀新生代消費基金經理林夢認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后,新消費相對于傳統消費仍然具備優勢。
“一方面,白酒、白電為代表的傳統消費下半年面臨場景受限、基數抬高的問題;另一方面,經歷了中報驗證的新消費仍有上調業績預期的空間,有望繼續迎來戴維斯雙擊的行情。”林夢表示。
永贏新興消費智選基金經理蔣衛華認為,在新興消費領域,潮玩類龍頭公司在歐美市場處于爆發增長初期,考慮歐美市場的支付能力較高,估計其增長的空間與確定性仍然較高,因此,仍然對其保持積極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