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間,綠茵生態發布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30.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888.23萬元,同比增長42.91%,業績穩步增長,核心業務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達1120萬元,同比增長58.72%,進一步加大了科技創新與研發投入力度,為生態修復及綠地養護業務提供支撐。
作為“綠色空間運營商與生態價值創造者”,綠茵生態以生態修復、綠地養護、文旅運營和林業經濟四大業務板塊為核心戰略,深度融合科技創新,構建協同發展、互促共進的新格局。
科技賦能,引領生態修復業務高質量發展
綠茵生態積極響應國家“三北”工程六期、國家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建設等重大戰略,在全國重點區域積極推動生態修復項目落地。報告期內,公司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巴彥淖爾等重點地區成功實施多個生態修復項目。
在生態修復領域,公司依托生態修復技術集成體系、生態大數據平臺及智能監測系統,實現施工過程的精準化管控與標準化管理。作為三北工程科創中心理事單位,公司技術成果廣泛應用于國家重大生態工程,行業影響力顯著。
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聚焦荒漠化、草原、礦山、水環境等核心場景,共同研發并推廣適用于中西部地區的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如土地沙化與荒漠化修復技術等),持續推動生態修復業務的拓展與升級。
智慧化與機械化引領綠地養護行業標準
隨著國家《“十四五”城市綠化規劃》對“精細化養護、智慧化升級”要求的深入推進,綠茵生態在綠地養護業務持續發展,目前已成為支撐公司收入穩定增長的重要板塊,并推動公司逐步由“工程型企業”向“運營維護型企業”轉型。截至目前,公司承接綠地養護面積已達6000萬平方米。2025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收入約1.3億元,同比增長20%。
在綠地養護業務上,公司牽頭編制多項省級養護標準,全面推動公司綠地養護業務的機械化與智慧化轉型。機械化方面成效顯著,已投入各類現代化養護機械超2000臺,可高效滿足不同綠地場景的多樣化作業需求。智慧化運營方面,公司構建了智慧養護管理體系,集成智能灌溉、人員實時考勤與定位、水/土/大氣環境監測、視頻監控及中央大屏可視化監管等功能,實現了灌溉、環境監測與運營管理的全過程智能化和可視化。
文旅運營業務持續構建IP矩陣
上海森氧文旅作為綠茵生態文旅運營板塊重要載體,專注于綠色資產盤活與輕資產運營,以原創IP為核心,推動文旅融合與消費場景創新,目前已成功盤活多個城市公園與郊野公園。依托自創IP“嚒嚒獸”,森氧文旅打造了包括親子主題項目“嚒嚒獸·夢幻森林”和露營項目“森氧夢·秘密花園”在內的多個標桿項目。今年5月,森氧文旅在天津濱海新區推出全新項目“嚒嚒獸·夢幻山海”,項目占地6萬平方米,毗鄰東疆灣沙灘景區,開業后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
綠茵生態與子公司開融綠茵攜手大型地方國企文旅公司,以“投、建、運”一體化模式深度參與三清山整體文旅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項目總投資超10億元,依托世界自然遺產與傳統文化資源,以“山海經”IP為核心,重點打造數字科幻演藝公園、主題文化街區等業態。通過該項目,公司進一步拓展景區運營與文化融合能力,持續深化文旅多元化發展與IP矩陣構建。
林業經濟實現綠色資產經濟價值與金融屬性
綠茵生態科學布局并深度探索林業多元經濟模式,通過產業導入和綠色資產金融屬性開發,真正實現綠色資產盤活與價值化。目前已成功開展林下種植、林業碳匯等多種業態試點,有效推動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在林業碳匯方面,公司穩步推進碳匯開發與碳資產管理,與中林集團、天津碳排放權交易所等企業和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林業碳匯業務發展。在林下種植領域,公司通過導入相關產業項目,顯著提升林地綜合利用效率,逐步實現綠色資產的價值化與金融化。
未來,公司將繼續拓展林業生態產品價值鏈,推動林業與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構建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協同共進的林業經濟新體系。(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