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小米進軍造車之后,跨界造車案例進入沉寂區間。今天,一家智能硬件巨頭官宣造車,打破了沉靜。
8月28日,知名企業追覓科技正式官宣造車,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對標布加迪威龍,計劃在2027年亮相。這表明,公司將正式從掃地機等智能硬件領域,殺向汽車領域。
公司方面回應e公司記者,追覓超級馬達加持下,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將為用戶帶來最極致的動力體驗。按照公司戰略,依托高速馬達技術,追覓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車。
追覓科技產品有無線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智能洗地機、高速吹風機四大品類。2019年12月,追覓科技獲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2024年4月9日,追覓科技以20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估值入選《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小米集團與追覓科技關系頗深。此前,小米集團曾領投了追覓科技的天使輪投資,之后也參與了追覓科技B+輪、C輪的融資。
公司向記者透露,將持續長期投入汽車領域,目前該項目已組建了近千人的造車團隊,且在持續擴張。
公司方面對進軍造車信心滿滿。“追覓正在尋求將自身多年積累的核心技術能力復用到更深更廣闊的業務領域,在以布加迪、法拉利為主的超豪華汽車品牌中,追覓科技的加入,必然會重塑新能源時代超豪華汽車的市場格局。”
中國新能源汽車玩家眾多,且價格戰漩渦仍在延續。此時下場造車,是否是符合商業邏輯的理性之選呢?
追覓方面對此回應記者,新能源汽車時代,一直缺少一家真正智能化的超豪華品牌。
從市場現狀來看,全球超豪華汽車市場仍由布加迪、賓利等傳統品牌主導,但這些品牌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領域的推進相對緩慢;而特斯拉雖在電動化與智能駕駛上領先,但其品牌定位仍偏向“科技大眾化”,難以滿足高端用戶對 “極致豪華 + 專屬體驗” 的需求。此前中國車企的出海,更多聚焦于性價比與中端市場,尚未在超豪華領域形成突破 —— 這就為追覓留下了 “錯位競爭” 的空間。
從目前來看,追覓進軍汽車產業,并不是選擇做一臺“大而全、形而上”的新能源車,而是試圖重新定義超豪華汽車,公司將此形容為“極致性能與智能科技融合的駕乘體驗”。
據悉,追覓的首款車型直接對標布加迪威龍。
按照公司構想,這款超豪華純電車以“感知-理解-進化”為核心,構建起區別于傳統豪華車的智能生態體系。其搭載的AI賦能陪伴系統,如同為車輛注入記憶中樞,能持續學習用戶的駕駛習慣、場景偏好甚至情緒特征,系統會自主沉淀并動態優化響應邏輯,讓車輛在使用過程中成為 “最懂用戶的專屬座駕”。
語音交互層面突破了傳統車載語音的機械感,可精準復現用戶熟悉的聲線特質,從語調的抑揚頓挫,到日常表達時的情感起伏,都力求貼近真實人際交流的溫度,讓用戶的每一次人車交互,都帶著可感知的情緒共鳴。
小米造車的邏輯之一,在于希望追求人、車、家全生態閉環。追覓也有類似打算。
公司方面向記者表示,跨生態互聯能力則打破了場景邊界,車輛可與用戶的智能家居、移動終端形成無縫協同:離家時自動同步行程調整家中設備狀態,抵達目的地前提前聯動各設備終端,讓超豪華體驗從座艙延伸至用戶生活的全場景,構建起強粘性的智能生活閉環。
追覓汽車試圖醞釀一次中國汽車產業的“破局”。公司方面對記者分析說,當前汽車產業,正在從內燃機的轟鳴向智能化的AI指令滾滾而來。當超豪華汽車品牌還停留在幾十年一成不變的機械素質層面時,今天的新能源汽車已經以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
對于追覓造車,有網友回應:以后可以邊開車邊自動清潔馬路嗎?
有市場分析認為,汽車的門檻是不是太低了?也沒見國產品牌度吊打百達翡麗的。
追覓方面表示,進軍造車雖面臨挑戰,但其將避免陷入中低端市場的“價格戰”,轉而以性能與技術立身,沖擊利潤更豐厚、品牌效應更強的超豪華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