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浙江鼎力(603338)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面對全球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公司交出了一份穩健而亮眼的答卷。
2025年上半年,浙江鼎力實現營業收入43.36億元,同比增長12.35%;實現歸母凈利潤10.52億元,同比增長27.63%,凈利率進一步提升至24.27%。在行業競爭激烈及海外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公司憑借精細化管理和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雙增長,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
海外市場持續擴張,全球化戰略見效
如果說穩健的財務表現體現了浙江鼎力的經營韌性,那么海外市場的擴張則充分展現了公司戰略的前瞻性。報告期內,公司海外市場收入達33.74億元,同比增長21.25%,占比已超過七成。其中,歐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表現突出,有效對沖了北美市場的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壓力已逐步消化,對公司整體出口影響有限。隨著全球宏觀環境的邊際改善,美國降息也為其他經濟體釋放了政策空間,未來不確定性將進一步緩解。
尤其在歐洲市場,能源價格下降以及去年以來多輪降息,使制造端逐步呈現復蘇跡象。最新數據顯示,8月歐洲PMI初值升至50.5(前值49.8),為三年來首次重返擴張區間。疊加過去幾年歐洲資本品更新節奏偏緩,設備平均使用年限已接近10年,未來更新需求有望邊際改善。浙江鼎力一方面靈活調整產線以適應不同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海外子公司運營,加快渠道下沉和本地化服務體系建設,使得全球化戰略的落地效果日益顯著。正如部分券商在研報中指出的,歐洲市場的改善趨勢為高空作業平臺行業帶來新增需求,公司作為國內龍頭有望顯著受益。
技術迭代驅動創新,油改電開辟產品升級新路徑
在海外市場開拓不斷深入的同時,浙江鼎力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和產品創新,夯實長期競爭力。半年報顯示,公司持續聚焦攻關產品的電動化、智能化、差異化,并長期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到1.44億元,同比增長21.82%。憑借國內外研發平臺和完備的知識產權體系,公司累計已獲專利273項,其中發明專利146項、海外專利97項,并參與制定近2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為產品迭代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在持續研發投入的推動下,浙江鼎力率先實現了全系列產品電動化,形成了以大載重、模塊化設計為核心的臂式系列,并首創業內唯一的批量化無油全電環保剪叉系列,具有低能耗、更安全、易維護的突出優勢。這些技術儲備不僅提升了產品性能,也為產業升級創造了條件。
在此基礎上,浙江鼎力上半年推出“油改電”服務,利用模塊化平臺優勢,實現柴動臂式設備與電動模塊的快速替換升級,幫助客戶以更低成本完成機隊電動化改造。該服務解決了柴動設備出租難、租金低的問題,為客戶運營效率和設備利用率帶來顯著改善。
與此同時,浙江鼎力依托技術積累不斷拓展新品類,除臂式、剪叉式、桅柱式等200余款常規產品外,還推出船舶噴涂除銹機器人、隧道打孔機器人、軌道高空車、模板舉升車等差異化產品,逐步滲透船舶、軌道交通、新能源工程建設等應用場景。
從持續研發投入到技術迭代突破,從“油改電”的落地到差異化新品的不斷推出,浙江鼎力正在形成“研發—產品—市場”的良性循環,鞏固其在全球新能源高空作業平臺行業的龍頭地位。
ESG與長期價值并重,股東回報穩健
在業績增長與戰略落地的同時,浙江鼎力也注重可持續發展與長期價值創造。浙江鼎力持續推進綠色智造與智能工廠建設,積極落實碳排放核算與減排舉措,展現出行業龍頭的責任與擔當。據了解,公司已連續10年實施現金分紅,2024年度分紅總額超5億元,派息率達31.09%,體現了穩健的財務政策和對股東長期回報的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在積極推動綠色化、電動化、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融合的同時,浙江鼎力首度參評Sedex供應鏈大獎,便成功摘得“技術創新”和“積極進取”兩大獎項提名。這不僅進一步彰顯了公司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責任擔當和創新實力,也為其長期價值釋放增添了新的注腳。
業內人士指出,憑借“新能源轉型+海外擴張”雙輪驅動戰略,以及在智能制造與全球化布局上的持續發力,浙江鼎力有望在高空作業平臺這一高景氣賽道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并不斷開拓新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