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主辦,頭豹協辦的2025第十九屆沙利文全球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暨第四屆新投資大會(以下簡稱“2025沙利文新投資大會”)在上海舉辦,匯聚全球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的力量,共同探討新時代下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新市場、新賽道。
沙利文全球總裁兼主管合伙人祖亞儒(Aroop Zutshi)表示,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由顛覆性技術、產業融合和地緣政治變化共同驅動的全新變革時代。為此,沙利文提出了以自主研發的“增長渠道引擎”為核心的“變革性增長之旅”,幫助企業系統性地識別增長機會、對標全球最佳實踐,并構建具有韌性的發展戰略。他強調,未來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夠在巨變中不僅生存下來,更能果斷轉型、把握新機遇,并在“智能革命”中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家與企業。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董事長王昕表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是全球最大利好之一。沙利文不僅研究中國經濟當下的增長,更著眼于預測未來。本屆大會,沙利文再次更新發布《中國未來50年產業發展趨勢白皮書(第四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應對挑戰。據其介紹,進入中國近30年來,沙利文不僅服務于大量科創企業,自身也積極利用科技創新,如提出“AI+HI”理念,即人工智能+人類智能,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王昕表示,沙利文將持續助力中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吸引全球了解并投資中國。
“中國已跨越初級階段,正邁向中等及更高發展階段。”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原會長劉兆彬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于“技術創新與制度變革雙輪驅動”。
在全國政協委員、世界發明創新聯合會中方代表、江蘇商會輪值會長、上海港灣集團董事長徐士龍看來,科技是創新的種子,需要資本的陽光和企業家精神的土壤才能茁壯成長,最終造福民生、推動可持續發展。他呼吁投資界積極為科創項目提供支持,推動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為社會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孫念瑞表示,隨著新“國九條”等政策落地,A股上市公司發展質量與投資價值持續提升。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5400余家,總市值108萬億元,2024年研發投入1.88萬億元,現金分紅創歷史新高,充分展現出韌性與責任擔當。他同時指出,境內企業加快“出海”,2024年境外收入9.44萬億元,同比增長7.97%,境外上市熱潮涌現。
興富資本董事長王廷富表示,2025年是《中國制造2025》十年計劃收官實現從追趕到并跑之年,也是特朗普2.0關稅戰重構全球貿易體系、AI應用元年開啟“人類最后一次技術革命”的大變局之年。中國企業應在技術層面從“模仿創新”升級為“引領+改良創新”,在市場層面從“貿易型出海”邁向“產業型出海”,并積極擁抱AI的歷史性機遇。面對新形勢,增效重于增長,企業需要通過組織與人員優化、極限削減非戰略性成本、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強化現金預算管理,夯實基礎,以穩促進。
會上舉行沙利文全球專家顧問團聘任儀式。沙利文在全球不斷吸納行業內的頂尖專家,并從其科創、專精特新、生命科學、新質生產力等多個專家委員會成員中挑選10余位杰出代表,組建“沙利文全球專家顧問團”,以期為下一個10年的增長范式貢獻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