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醫療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時刻,在超高端醫療裝備領域正式躋身全球第一陣營。
據國家藥監局官網8月26日消息,由聯影醫療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光子計數能譜CT uCT Ultima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聯影醫療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成功實現光子計數能譜CT商業化的中國企業。
與此同時,東軟醫療自主研發的NeuViz P10碲鋅鎘光子計數CT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這也是全球首臺8cm寬體光子計數CT。
光子計數能譜CT一直是備受行業關注的下一代CT技術的革命方向。相比于傳統CT,光子計數CT搭載了半導體探測器,具有更高空間分辨率成像、直接多能譜成像以及更低輻射劑量成像的優勢,極大程度推進了精準診療。然而囿于高筑的技術壁壘,此前全球范圍內僅有兩家外資企業實現了光子計數能譜CT的商業化。
這兩項突破標志著中國在下一代CT技術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有券商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僅西門子醫療(2021年獲批)、GE醫療(2023年獲批)推出了臨床級光子計數CT,但均為“小探測器(≤4cm)+單源”配置,主要應用于神經、兒科等單器官精細掃描場景。
2025年全球光子計數CT市場規模約20億美元,聯影醫療與東軟醫療光子計數CT的同步獲批,形成了“技術路線互補+市場定位協同”的雙龍頭格局。
“此次國產光子計數CT的獲批,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從0到1’突破,更是國產高端影像設備從‘替代’走向‘引領’的關鍵轉折。”該分析師強調。
實現技術革命
光子計數CT被譽為醫療設備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是CT發展的“第三次技術革命”。
與傳統CT相比,光子計數CT的優勢可以用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飛躍來形象概括。
聯影醫療計算機斷層掃描事業部總裁杜巖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傳統CT通過閃爍體探測器首先把X射線轉化成可見光,然后利用光電二極管把可見光轉化成電子信號進行間接探測,由于探測器響應速度慢和信噪比低,丟失了單個X射線的能量信息,因此拍出的片子相當于“黑白照片”,無法實現精準的彩色成像。
而光子計數能譜CT利用半導體探測器實現直接光電轉換,能夠精準識別每個X光子的能量信息,可實現人體組織中碘、鈣、水、軟組織等基礎物質成分的多能譜成像,相當于直接拍出更清晰的人體“彩色照片”,為醫生提供更直觀精準的診斷信息。
“聯影光子計數能譜CT在實現超高分辨率成像時,探測器的像素面積減小到原來的1/9,可以呈現更細微病變結構。同時,我們通過創新的校正算法和重建算法,解決了像素面積減小導致的信號強度降低的問題,抑制噪聲并保證了圖像質量。”杜巖峰介紹,針對光子計數能譜CT大數據量處理這一痛點,聯影也進行了全面的技術創新,已實現全準直覆蓋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在心臟等需要大范圍覆蓋的檢查中可做更深一步的探索。
“除此外,光子計數能譜CT實現了大幅降低輻射劑量,降低率可達60%到70%,甚至在某些組織器官可降低80%到90%,讓患者CT掃描更安全。”杜巖峰說。
市場格局迎變
此前,全球范圍內僅兩家外資企業成功實現了光子計數能譜CT的商業化。
西門子醫療作為先行者,其NAEOTOM Alpha是全球唯一同時通過FDA、CE和NMPA三重認證的光子計數CT,被FDA評價為“十年來CT領域最重大技術突破”。
在中國市場,西門子設備單臺售價近5000萬元人民幣,是傳統高端CT的3~5倍。公開信息顯示,2025年僅4月前半月,中國醫療機構就完成5筆光子計數CT采購,總額近3億元。
另據市場研究數據,2022年全球光子計數CT市場規模約7700萬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飆升至1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6.1%。面對如此巨大的增長空間,國產企業入場正當時。
事實上,在今年7月底,聯影醫療光子計數能譜CT就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開啟臨床測試和臨床醫學研究。
在中山醫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蘇看來,由于光子計數能譜CT擁有低劑量、高清的核心優勢,未來光子計數能譜CT將有望成為主流CT。
“我們現階段還在做科研臨床的驗證,可以進一步研究的空間非常大,比如通過大腦細血管來實現早期的腦血管病、阿爾茨海默癥,心臟冠脈支架以及血管斑塊的負荷,肺的小氣道病變、肺間質性纖維化,腹部肝臟胰腺腫瘤的微小腫瘤檢測等等。”曾蒙蘇說。
東軟醫療方面也披露,目前,東軟醫療已攜手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頂級三甲醫院展開深度臨床科研合作,共同探索NeuViz P10碲鋅鎘光子計數CT在復雜病種中的應用潛力,加速其臨床價值轉化。
此次,兩款國產光子CT的獲批也標志著國產企業成功奪取醫學影像領域又一技術高地,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為我國高端醫療設備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是一次全產業鏈的突破。隨著國產光子計數CT的普及應用,醫生將有望更早、更準地發現疾病,而千千萬萬的家庭,也將因精準影像帶來的早診早治而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