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發布測評內容稱多家茶飲品牌的產品中存在反式脂肪酸。
喜茶、霸王茶姬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內容嚴重誤導了消費者。奈雪則回復記者稱,產品符合國家標準這是肯定的,原料品控的把關也一直很嚴格,例如牛奶用的都是悅鮮活。
公開資料顯示,反式脂肪酸 ( trans fatty acid,TFA) 是含有反式非共軛雙鍵結構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來源分為自然來源和工業加工來源,主要有以下來源途徑:一,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植物油或魚油的精煉脫臭工藝(替換精煉植物油)。二,反芻動物瘤胃中細菌的微生物轉化瘤胃中的微生物(如丁酸弧菌等)在酶促作用下將飼料中的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通過生化氫化反應轉變為硬脂肪等飽和脂肪酸。在這個過程中,以異油酸和瘤胃酸為主的反式脂肪酸,作為不飽和脂肪酸轉變為硬脂酸的中間體存在于反芻動物的肉、脂肪和乳制品中 。三、烹飪加工。油脂在煎炸過程中,部分順式脂肪酸會轉變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組成和含量與煎炸的溫度和時間有關,煎炸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次數越多,反式脂肪酸越高。
在本次事件中,若茶飲產品中含有真奶,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自然來源的反式脂肪酸。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報告顯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來源分為天然來源和加工來源,乳及乳制品中天然來源的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為0.83g/100g。
上述幾家新茶飲企業還表示,因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來源分為天然來源和加工來源,也導致了使用真奶的喜茶產品在檢測中出現微量反式脂肪酸的現象。
那么,奶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多少才是合規的?
記者查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2011)發現,預包裝食品中,“0反式脂肪酸”應低于0.3g/100g。在上述媒體的測評中,霸王茶姬伯牙絕弦產品被檢測出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0133g/100g,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產品被檢測出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113g/100g。
此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2011)顯示,當一款飲料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超過0.3克/100克或0.3克/100毫升時,就可以標稱“無或不含反式脂肪酸”。
至于人均每天攝入多少反式脂肪酸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應不超過2克。公開資料顯示,?反式脂肪酸攝入過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并可能影響兒童發育和神經系統健康。?它主要通過干擾正常脂肪代謝、引發炎癥反應等方式損害身體,常見于加工食品、烘焙食品及油炸食品中,日常需嚴格控制攝入量。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無心在微博表示,媒體不應該用“檢出反式脂肪酸”來誤導公眾,用植脂末/厚乳/奶茶基底乳為原料的奶茶,反倒是不大可能檢出反式脂肪,而用“真牛奶”“輕奶油”的,可能因為奶油中的天然反式脂肪而“檢出”。
乳業專家宋亮指出,如果奶茶中使用的是真奶原料,那么其中檢測出微量的反式脂肪酸可能是天然的,這與使用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原料帶來的反式脂肪酸在健康影響上有所不同。
雖然不應“脫離劑量談毒性”,但消費者對飲料的健康意識正在提高,茶飲行業也正在變得逐漸規范。2024年,上海成為全國首個為現制飲料增加營養選擇標識的城市,在上海市疾控中心指導下,多家茶飲經營者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從A到D級,推薦程度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