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券商密集舉行秋季策略會
中國基金報記者 孫越
券商秋季策略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截至目前,已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華福證券、國金證券等券商舉辦了秋季策略會,對宏觀經濟前景和A股市場配置進行了展望。
整體上看,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在多重積極因素支撐下,A股市場有望保持中長期持續向好趨勢。配置方面,券商較為看好的方向集中在科技、消費與非銀金融等方向。
A股市場整體趨勢向好
宏觀環境和A股市場風格方面,券商機構普遍認為,在政策支持充足、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障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A股市場整體趨勢向好,有望在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中實現估值修復和結構性機會。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近期市場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高成長敘事”特征,即具備高成長性的產業或行業表現更為突出。參考歷史表現,市場出現“高成長敘事”特征時,宏觀經濟環境通常滿足風險階段性出清、名義增速尚低、流動性充裕等條件。
華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表示,國內經濟政策仍將緊抓三條主線:化解地產和地方隱債相關債務風險、財政大力擴張刺激國內消費持續升級擴容、財政牽引激發全社會的有效投資意愿。他預計,我國經濟增長經過短暫的蛻變期之后,2026年下半年有望重回5.0%左右增長中樞,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即將開啟。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四季度國內流動性寬松環境仍較為明確,市場在經歷估值和情緒修復后,關注重點將轉向業績能否跟進。
“當前股債性價比略有收斂,在業績尚待驗證之時,債市受到的沖擊有限。若股市延續震蕩上行行情,板塊機會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若上漲斜率變陡,則需對中期可能出現的反復做好準備。總體來看,中國資產價值重估仍在演進之中,應對中國資產長期重估趨勢保持信心。”張繼強說。
景氣成長類資產仍是市場主線
從行業配置來看,券商在秋季策略中普遍看好科技成長主線,認為其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將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同時,內需消費也是機構關注度較高的領域。
在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看來,景氣成長類資產仍是市場主線,市場交易的是新的產業周期、創新周期和滲透率變化。就具體配置而言,建議關注四大方向:一是包括金融IT、券商、保險在內的非銀金融板塊;二是從低位博弈角度出發,看好A股地產鏈及港股地產板塊;三是海外算力鏈和創新藥板塊;四是國產算力、國內AI基建、AI端側應用等板塊,其仍處于產業預期修復過程中。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官牟一凌表示,展望后市,制造業景氣回升的前景更加明朗。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三方面資產:一是受益于海外制造業修復,消耗量將長期增長的實物資產(工業金屬、鋼鐵、基礎化工、原油等),以及資本品(工程機械、專用機械、機械零部件、重卡);二是保險、券商;三是內需相關領域,包括食品飲料、電力設備等。
“本輪行情介于2006年—2007年基本面驅動和2014年—2015年流動性驅動之間,當前流動性相對充裕,基本面還在磨底過程中,預期ROE的拐點在今年四季度出現,對市場從信心提振、生態優化、流動性驅動轉為基本面驅動持樂觀態度。”華泰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兼金融工程聯席首席何康說。
何康建議,投資者在把握主線的同時,要關注到市場已出現一定的超買跡象,建議預留部分倉位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波動。他特別提到消費板塊的左側布局機會,目前市場對消費的主流觀點是短期低位補漲,但其背后蘊含了經營周期見底、高股息、外資回流等更長期的邏輯。
注:本文封面圖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