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新“國九條”和“并購六條”等政策要求,推進資本市場服務江蘇“經濟大省挑大梁”任務,6月至8月,江蘇證監局指導江蘇省上市公司協會先后于南京、無錫、徐州舉辦三場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培訓。
培訓由江蘇證監局、江蘇省工信廳、中國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專題授課,轄區近700家上市公司、900名董事長及實控人參加。江蘇證監局主要負責同志充分肯定了上市公司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全力打造江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守好合規底線 化解風險隱患
今年以來,江蘇證監局持續強化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突出打大、打惡、打重點,從嚴懲處多起財務造假案,并對相關當事人予以頂格處罰。隨著一系列案件落地,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嚴監嚴管已經形成共識。
培訓以稽查執法工作新思想、新制度、新文件為切入點,結合近年來查處的財務造假、資金占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違規減持等典型違法違規案例,深入闡釋監管政策導向,著力提升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合規意識和底線思維,推動共建規范、透明、健康的資本市場生態。
當前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刑事懲戒相結合的立體追責體系正不斷完善,違法成本顯著提高。江蘇證監局要求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要深刻認識到,規范運作、合規經營不僅是上市公司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全體“關鍵少數”要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從提升思想認識、完善公司治理、加強組織建設、增強合規能力等多方面協同發力,筑牢風險防控屏障,切實維護好上市公司市場形象和投資者信心,確保公司在依法合規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用好政策紅利 提升公司質量
在證監會持續推動資本市場“1+N”政策文件落地見效的政策東風下,江蘇省在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創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等一批標志性改革方面取得突破。
培訓逐條解讀“并購六條”政策,鼓勵上市公司積極圍繞向“新”向“好”籌劃并購重組。通過剖析多起并購案例,建議公司緊扣發展戰略,深度評估、科學選擇投資標的,確保并購項目契合公司發展需求,為公司戰略擴張和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江蘇省工信廳深度解讀江蘇省加快制造強省建設的系列政策,鼓勵江蘇上市公司圍繞“1650”產業體系提升創新能力,擴大資源配置視野,用好省級以上人才計劃,發揮主體作用引進和培育一批高層次產業人才,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
江蘇證監局提出,一方面上市公司“關鍵少數”要把握當前政策環境帶來的發展機遇,發揮創新主體作用,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面向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面向市場需求,勇攀科技高峰。另一方面也要吸取失敗案例的教訓,避免不合理的“三高”并購、高風險盲目跨界并購,嚴防關聯并購異化為利益輸送的工具,提高并購成功率。
踐行市值管理 提升股東回報
投資回報的提升是江蘇吸引資本流入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江蘇轄區上市公司積極響應監管號召,持續強化投資者回報機制,據統計,上半年全省共77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增持公告,回購增持再貸款獲批額度突破百億元大關。
在監管推動下,江蘇省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及頻率均創新高。2024年現金分紅總額達1056.99億元,股利支付率46.3%,較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有162家公司今年計劃開展中期分紅,同比增長11.72%。
隨著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機制逐步健全,一級市場投資活力逐步增強。據有關市場機構統計,上半年,全省企業獲私募股權投資案例1038起,投資金額406.83億元,同比上升均為18.1%,分別占全國總數的18.5%和12%,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三。
江蘇證監局提出,投資與融資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二者一體兩面、相輔相成,上市公司只有切實提升股東回報,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才能實現股價穩健與市場信心的良性循環。一是上市公司尤其是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長期破凈公司,要深刻理解市值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提升市值。二是上市公司“關鍵少數”要充分認識到股票回購,特別是回購注銷的積極信號傳遞作用,用好用足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增加分紅頻次、提高分紅水平,實實在在地、可持續地增強回報投資者能力。三是上市公司要落實好聲譽管理的主體責任,做好正面宣傳,共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振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