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漸次勾勒出行業全貌:除少數廠商實現半年或單季度盈利以外,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廠商普遍陷入虧損困境。以組件出貨規模前五名廠商為例,上半年虧損額合計約160億元。
現金流健康程度成為衡量光伏企業生存狀況的重要指標。多家廠商在半年報或業績說明會上強調了自身現金流情況好轉,不過,部分龍頭廠商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仍為負。
當前,光伏行業大力開展“反內卷”行動,產業鏈價格也有所回升。從多家廠商表態來看,低價銷售、惡性競爭情形顯著減少。但是,也有機構表示,光伏行業穩價仍需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促進產業鏈價格穩中向好發展。
產業鏈大量虧損
根據行業統計,今年上半年,組件出貨規模全球前五的廠商分別是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通威股份。記者注意到,前五大組件廠商上半年無一例外的都出現虧損。
在2024年,晶科能源還是行業中為數不多實現盈利的廠商,但在2025年,這一情況急轉直下。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31億元,同比減少32.63%;凈利潤虧損29.09億元,同比減少342.4%。
隆基綠能在半年報中提到,受光伏行業主要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跌破行業成本線的競爭環境影響,導致經營虧損、增量不增收。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8.13億元,同比下降14.83%;凈利潤虧損25.6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26.61億元。
天合光能與晶澳科技組件出貨量并列第三。其中,天合光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0.6億元,同比下降27.72%;凈利潤虧損29.18億元,同比減少654.47%,由盈轉虧。晶澳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9.05億元,同比下降36.01%;凈利潤虧損25.80億元,同比增虧195.13%。
由于光伏廠商近年來持續拓展業務邊界,通威股份也從傳統的硅料、電池供應商迅速成長為組件出貨大廠。由于行業供需失衡矛盾尚未顯著改善,各環節產品價格進一步下探至歷史低點。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5.09億元,同比下降7.51%;凈利潤虧損49.55億元,同比增虧58.35%。
粗略計算,前五大組件廠商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合計159.31億元。事實上,不僅僅是組件廠商,傳統定義上的硅料、硅片、電池大廠多數未能幸免。
上半年,硅片龍頭TCL中環實現營收133.98億元,同比減少17.36%;凈利潤虧損42.42億元,同比增虧38.48%。電池片龍頭鈞達股份實現營收36.63億元,同比減少42.53%;凈利潤虧損2.64億元,同比增虧58.51%。
現金流成生存關鍵
雖然上半年光伏行業上市公司以虧損為主,但也有兩家公司的情況值得關注。一是愛旭股份,在二季度單季實現了正向盈利;二是阿特斯,是上半年為數不多實現了正向盈利的光伏主產業鏈廠商。
具體來看,愛旭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4.46億元,同比增長63.63%;凈利潤虧損2.38億元,同比大幅減虧。其中,第二季度,凈利潤為0.63億元。愛旭股份稱,這得益于ABC組件的銷量提升與高價值市場的持續突破,而在上半年,公司ABC組件出貨量達到8.57GW,同比增長超400%。
相比盈利與否,現金流是否健康對光伏企業而言似乎更為關鍵,多家廠商專門強調了現金流情況。其中,TCL中環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5.23億元,同比增長308.40%;天合光能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18.43億元,其中二季度為26.79億元;阿特斯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37.8億元,同比增長超150%。
不過,并非每家都能如此,大全能源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16.08億元。此外,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隆基綠能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8.1億元、-19.5億元、-4.84億元。
穩價仍需政策發力
當前,“反內卷”之風已席卷光伏行業。事實上,針對光伏行業持續的“內卷”式競爭,國家層面主管部門和監管單位已提出明確指導意見,開展全方位專項“反內卷”治理工作。
今年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六次會議明確指出,要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7月3日,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企業及行業協會負責人座談,會議明確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今年6月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也將低于成本價銷售的行為定性為違法,將“反內卷”正式納入法律規制范疇。
“光伏行業協會上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共同維護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光伏市場秩序的倡議》,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導向。”TCL中環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各環節廠家希望經過一段時間,能實現銷售價格不低于成本價。從7、8月情況看,不管是晶體、晶片或多晶硅價格都在有序恢復,而且在最新的招標中,組件價格也在上漲。
愛旭股份也談到,目前,產業鏈價格已觸底反彈,低價銷售、惡性競爭情形顯著減少,行業“內卷”式競爭正逐步被糾偏,促使光伏行業重回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