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港股創新藥企云頂新耀(1952.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剔除非現金項目后的毛利率達76.4%;運營費用占收入比重下降40.1個百分點,非國際財務準則虧損總額收窄31%。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現金儲備為人民幣16億元,加之8月1日完成配股募資凈額15.53億港元到賬,為后續業務擴張提供了穩固資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腎病治療領域大單品耐賦康?表現尤為搶眼,1—8月累計銷售收入已達人民幣8.25億元,恢復正常供應后,僅8月銷售收入就高達人民幣5.2億元,公司預計其全年銷售額將達到12億—14億元,并將在2026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將達人民幣24億—26億元。基于核心產品的優異表現,公司表示,對實現全年人民幣16億—18億元的銷售目標態度樂觀,并力爭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經營性盈利。
商業化產品多點開花,核心單品成增長支柱
商業化能力是衡量創新藥企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之一。2025年上半年,云頂新耀核心產品持續拓展市場,耐賦康?和依嘉?實現了穩定的現金流貢獻,維適平?(艾曲莫德)作為潛在增長產品,預計將成為未來業績增長點。據公司披露,這三款產品的合計年銷售峰值預計可達115億元人民幣,商業價值逐步顯現。
耐賦康?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的IgA腎病對因治療藥物,上半年銷售收入達人民幣3.03億元,同比增長81%。隨著擴產補充申請獲批,其供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1—8月累計銷售收入已達人民幣8.25億元,恢復正常供應后,8月單月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20億元。公司預計,耐賦康?全年銷售額將達人民幣12億—14億元,并在2026年繼續保持增長,預計銷售額為人民幣24億—26億元。
耐賦康?的市場潛力基于多重因素。中國IgA腎病患者超500萬,確診人群100萬,市場空間廣闊;作為唯一納入醫保的IgA腎病藥物,已在除新疆、青海外的29個省市實現醫保落地,患者可及性大幅提升;今年5月獲NMPA完全批準,取消蛋白尿水平限制,患者覆蓋范圍擴大,預計下半年納入國內外權威指南,有望進一步強化臨床用藥共識。為匹配需求,公司將腎科銷售團隊擴至160人,核心醫院覆蓋進一步擴大,同時8月1日獲批的產能擴充為產品放量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其配套Gd-IgA1診斷試劑預計2026年上市,有望填補無創診斷空白,與耐賦康?形成“診療一體”閉環,構建競爭壁壘。
依嘉?作為全球首個氟環素類抗菌藥物,上半年收入達人民幣1.43億元,同比增長6%。通過聚焦目標核心醫院,其醫院端純銷同比增幅為37%,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
隨著耐賦康?和依嘉?的現金流貢獻,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最佳藥物維適平?(艾曲莫德)作為潛在增長產品,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獲批,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業績增長點。公司已于今年3月啟動嘉善本地化生產建設項目,為該產品的商業化提供產能支持。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基于耐賦康?強勁的市場增長勢頭與依嘉?的穩健表現,我們對實現全年人民幣16億—18億元的銷售目標充滿信心,并將在第四季度實現經營性現金流轉正。”
自研管線突破,mRNA平臺邁入臨床
在商業化提供現金流支撐的同時,云頂新耀自研板塊上半年取得關鍵進展。依托業內領先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平臺及自體生成CAR-T平臺,公司構建起了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研發管線,多項關鍵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其中,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已在中國啟動首次人體臨床試驗并完成患者給藥,IIT臨床試驗低、中劑量組爬坡已完成,初步數據積極。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已獲美國FDA批準及中國NMPA受理,美國I期臨床試驗正啟動中,預計2025年9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組;現貨型免疫調節疫苗EVM15完成了臨床前概念驗證并確定臨床候選分子。自體生成CAR-T項目EVM18已完成多項非人靈長類動物(猴)研究,并確定臨床候選分子,預計2025年底前啟動臨床試驗。
此外,新一代共價可逆BTK抑制劑EVER001(希布替尼)即將完成Ib/IIa期臨床試驗原發性膜性腎病患者的1年隨訪數據,其數據預計將于9月公布。基于優異的安全性和臨床獲益,EVER001有望順利推進至下一臨床階段,并開展針對多種自身免疫性腎臟疾病的籃子試驗(basket trial),從而加速研發進程并擴大出海潛力。
雙輪驅動邁向Biopharma,長期目標清晰
商業化與自主研發的協同效應,正推動云頂新耀向可持續盈利的綜合性生物制藥企業(Biopharma)轉型。
資本市場方面,上半年公司順利移除港股“B”標志(生物科技公司未通過盈利測試),這一調整反映了市場對其研發管線、商業化能力及整體業務基本面的認可。
2025年7月,公司宣布以先舊后新配售22,561,000股,募資約15.725億港元。此次配售受到多家國際長線持有基金青睞,獲得數倍超額認購,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公司商業化能力與創新研發實力的信心。公司表示,將利用此次融資加快創新藥物和AI+mRNA平臺的開發,同時推進現有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戰略投資方面,公司上半年斥資3090萬美元參與I-Mab配股,持股比例提升至16.1%,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I-Mab的4-1BB平臺、雙抗管線可與云頂新耀mRNA疫苗、CAR-T管線互補,其美國臨床與監管經驗也將助力云頂新耀自研管線全球化。
展望未來,羅永慶表示,公司將繼續深化“雙輪驅動”戰略。一方面依托商業化平臺聚焦耐賦康?與維適平?“雙大單品”,并聯合依嘉?、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EVER001等“高潛組合”發揮協同效應,預計未來銷售峰值將超250億元;另一方面基于AI+mRNA技術平臺推進早期研發,依托兩大自研平臺為創新與國際化注入動力。“公司力爭成為全球領先的Biopharma公司,持續為患者提供創新療法,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