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603019)今日晚間公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50億元,同比增長2.41%,實現凈利潤7.29億元,同比提升29.39%。扣非凈利潤5.69億元,同比增長55.20%,主要因聯營企業利潤增長及政府補助減少,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進一步凸顯。
中科曙光自2011年起就開始液冷技術研究,歷經“冷板式液冷技術”“浸沒液冷技術”和“浸沒相變液冷技術”三大發展階段。公司的浸沒液冷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較傳統風冷數據中心節能30%以上,第一代C8000浸沒液冷解決方案單機柜功率密度達200kW以上,節省機房面積80%以上,2024年第三代C8000浸沒液冷解決方案單機柜功率密度突破至750kW以上,2025年子公司曙光數創發布的C7000-F變間接液冷技術,突破了液冷系統在冷卻能力、安全性和系統復雜性方面的限制,為大規模計算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冷卻解決方案。
液冷技術屬于中科曙光的數據中心板塊,依托技術優勢,公司參與重慶、安徽、青島等國家級數據中心建設,2025年打造的中國石化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入選國家發改委人工智能示范工程案例,子公司曙光國際成功中標濟南人工智能融合算力中心工程項目。
在高端計算機領域,公司升級超智融合解決方案,深度整合高性能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數據、算法、業務、設施全維度融合,兼容主流AI框架,通過“存、算、傳”緊耦合設計提升大模型訓練效率與容錯性,并依托浸沒液冷、高壓直流輸電等技術降低數據中心能耗。
在存儲產品領域,ParaStor分布式存儲系列連續6年中標中國移動分布式存儲集采,在賽迪顧問《中國分布式存儲市場研究報告(2025)》中,位居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科教等行業存儲市場份額首位。報告期內,ParaStor F9000通過軟硬件協同降低AI企業單位存儲成本,ParaStor S6000憑借冷熱數據分層技術提升資源利用率;FlashNexus集中式全閃存在2025年2月國際存儲性能委員會(SPC)SPC-1測試中位列全球第一,4月更入選“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品”,公司同步獲評“新一代信息技術領軍企業”。
云計算服務領域,曙光云從“城市云”升級為“全棧智能云”,構建“云智、云安、云算、云數”四位一體能力體系,報告期內推出密碼云、信創云桌面、云上PaaS等創新服務。其中,“曙光教育信創云解決方案”入選工信部年度信息技術應用“典型解決方案”,為河北港口集團打造的全國產化信創專有云平臺,獲“可信云2024-2025年度用戶典型實踐”獎項。
計算服務領域,公司布局“5A級智算中心”,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整合算力、存儲、網絡資源,通過統一門戶輸出一體化服務。報告期內,圍繞國產加速卡推出DeepAI深算智能引擎,集成GPU開發工具套件、人工智能基礎軟件系統DAS等,賦能十億級模型端側推理至千億級模型云端訓練的全場景需求。
報告期內,中科曙光披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2025年5月25日,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簽署《吸收合并意向協議》,擬由海光信息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資金;6月10日,交易預案正式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