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持續優化。
最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顯示,近年來,監管層持續優化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引導頭部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偏股型基金,在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壯大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在繼續突出權益類基金發展導向的同時,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權益投資規模和占比”“支持各類基金產品協調發展”等工作要求。
監管層進一步研究完善了公募基金產品注冊安排,在堅持權益類基金優先發展導向的前提下,支持其他各類“含權”產品協調發展,努力促進提高公募基金實際權益投資規模和占比。其中,“含權”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審批明確提速至15個工作日內,形成按照產品“含權”倉位高低、梯級設置審批速度。
此外,還強化了“獎優扶新”監管導向,對于分類評價A+、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占比高且中長期業績好的管理人,以及部分展業未滿5年、合規風控良好、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尚不足100億元的管理人,優化債券基金審批。
支持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含權”產品
《機構監管情況通報》顯示,中低波動“含權”產品對于提升公募基金權益投資規模、引導投資者逐步加大權益類基金配置、增加資本市場源頭活水具有積極意義。從近年來市場情況看,投資者對于中低波動“含權”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加。
據此,一方面,監管在產品注冊端,將引導管理規模居前的管理人在優先發展權益類基金的同時,積極布局有明確股票最低倉位的基金(除偏股型外,還包括混合型、有股票底倉的二級債基等)。
另一方面,對明確約定一定股票最低倉位的二級債基實施15個工作日快速注冊。本次調整后,將形成按照產品“含權”倉位高低、梯級設置審批速度的安排:股票ETF原則上5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和場外成熟寬基股票指數基金原則上10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明確約定一定股票最低倉位的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原則上15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
此前,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不少基金公司正積極上報“含權”二級債基,更有公司考慮將目前待批的二級債基修改成5%的最低股票倉位下限,以加快審核進度。部分銀行渠道也在與多家基金公司溝通,批量上架此類產品。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優化“含權”類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審核的措施,是對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具體落實。同時,伴隨著這類產品不斷落地,將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此外,其他債券基金適當實施差異化的審批安排。對其中符合國家戰略和發展導向的綠色債券、科技創新債券類債基,以及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零售債基予以正常注冊;繼續突出風險防范要求,對其他債基特別是主要由機構持有的純債基金審慎注冊,繼續從嚴把握注冊節奏。
更好發揮產品注冊“指揮棒”作用
強化“獎優扶新”監管導向,適度支持起步階段的中小機構。
一是對同時滿足分類評價A+、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占比高且中長期業績好的管理人,允許其在普通債券通道內多報1只純債基金或無股票底倉的二級債基。
二是優化對部分初創期管理人的“口糧”型債券基金供給。對于部分展業未滿5年、合規風控良好、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尚不足100億元的管理人申報的債券基金適當加快注冊審核節奏。相關管理人展業滿5年或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滿100億元后,此階段性支持措施不再適用。
下一步,監管將按照上述優化安排推進具體工作,同步做好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并根據實際及時調整完善,切實促進公募基金提高權益投資規模和占比。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成立時間不滿5年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管機構共有14家。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這些公司中規模不足100億元的有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