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寵物已經成為“家人”,它們的生老病死,催熱了寵物醫療市場,一批人用藥上市公司看準商機,紛紛入局。
近日,多家從事寵物醫藥業務的企業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需求驅動之下,當前寵物藥行業正在從“小眾賽道”轉向“必爭之地”,眾多人用藥企業躍躍欲試。不過市場升溫的另一面,是行業仍需跨越的挑戰,打破進口藥品和疫苗壟斷格局、加速國產替代,成為行業重點突破方向。
上市藥企入局寵物藥市場
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目前仍處于成長期。《2025年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寵物醫療市場占我國城鎮寵物總消費約28%,市場規模約為800億元。
寵物醫療行業被視為一片藍海市場,其中寵物醫藥細分領域就吸引了眾多上市公司與大型藥企入局。據不完全統計,海正藥業、華東醫藥、瑞普生物、聯邦制藥、健康元、麗珠醫藥、陽光諾和等上市公司,以及華潤集團、哈藥集團等大型藥企均有設立寵物醫藥板塊。
海正動保總經理冀偉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做人用藥起家的藥企及跨界企業入局,使寵物藥行業競爭加劇、活力提升。與人用藥相比,寵物藥在研發投入、難度、用藥特點和劑型設計上差異較大。“人類創新藥單個研發費用常達數億元,寵物創新藥一般2000萬—3000萬元;寵物無法主動配合服藥,用藥需考慮適口性和便捷性,多做成牛肉味、雞肉味。”
海正動保是知名藥企海正藥業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目前已成長為國產寵物藥頭部品牌。海正動保的海樂妙、海樂旺、莫愛佳、喜倍安、賽樂滴等旗下多款明星產品,主要涉及驅蟲藥與疫苗領域。其中,海樂妙為海正動保旗下拳頭產品,也是國產首款貓用復方驅蟲片劑。
冀偉指出,海正動保的最大優勢在于,可將龐大的人用藥資源轉化到寵物藥領域。海正擁有豐富的人藥研發經驗、成熟的原料供應鏈以及大量的動物實驗數據。“當政策允許且時機合適時,海正動保可將人藥研發技術、原料等資源平移到寵物藥研發中,降低研發成本和風險,這是其他純寵物動保企業無法比擬的核心競爭力。”他坦言。
據介紹,經濟型動物是海正動保基礎業務,寵物業務定位為戰略核心業務。今年寵物板塊占海正動保總體業務比例會超過50%,未來三年預計會達到60%。
2023年,華東醫藥出資2.65億元收購南農動藥,布局動物保健賽道。南農動藥是集動物藥品、動物保健品研產銷一體化的綜合性動保企業,專注于寵物、水產動保細分領域,旗下擁有產品“萌笛”,是一款寵物腸道健康新品益生菌片。南農動藥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款益生菌片屬于保健品,重點解決寵物生理性腸道功能紊亂(非疾病狀態)痛點,主要采用華東醫藥人用微生物技術,將人用菌種活菌應用于寵物。
寵物藥顯露市場潛力
據了解,寵物用藥市場以驅蟲藥、皮膚病藥和疫苗為主,驅蟲藥占比約60%份額,心臟病藥、胃腸藥等其他治療類藥物占比低。國產企業相比跨國企業進入寵物藥領域晚,部分藥品難滿足需求,臨床缺藥且長期依賴進口,多數寵物患病時仍需用人藥治療。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國內寵物市場臨床急缺老年病、心臟、眼科等用藥,專注老年寵物醫藥研發的企業和藥品種類少,老齡化疾病、慢性病和腫瘤等特效藥匱乏。
“從研發難度來看,寵物藥研發難度低于人用藥,目前寵物藥的核心挑戰并非技術層面,而是投入產出比問題。”冀偉告訴記者,例如,針對寵物肺癌等罕見疾病的藥物,雖然研發難度不大,但由于患病寵物數量少,且部分寵主考慮到治療成本可能放棄治療,導致產品市場需求有限,企業研發此類藥物面臨較大的市場成本與風險。冀偉指出,寵物藥研發不僅要保證藥效,還需控制成本,推出性價比高的產品,才能符合市場需求。
隨著寵物老齡化浪潮即將到來,國產寵物藥研發技術持續提升,打破進口藥品和疫苗的壟斷格局、實現國產替代,已成為寵物藥行業重點突破方向。《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預計,未來3年我國將有超過3000萬只寵物邁入中老年。隨之,寵物消化系統疾病、代謝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也會進入高發階段,這些領域將成為寵物藥新的潛力市場。
據了解,海正動保已投入研發相關藥物和保健品,提前布局搶占先機。冀偉表示,未來寵物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加之年輕人對寵物養老的重視程度提升,都將擴大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這是海正動保長期布局寵物動保領域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人用創新藥不斷出現,但過去8年內,中國僅批準了兩款寵物一類創新藥,海正動保對寵物創新藥也有所布局。冀偉指出,寵物藥研發不僅要保證藥效,還需控制成本,推出性價比高的產品,才能符合市場需求。兩者審批節奏不同是因為人用創新藥和寵物創新藥的邏輯不同,寵物藥市場對新藥的需求迭代較為遲緩,仿制藥和創新藥并沒有本質的差異,也不存在政策的傾斜。
“因此,海正動保一開始選擇的路徑是做好仿制藥,聚焦行業大單品,使其質量趨近甚至超過原研藥水平,同時注重打造品牌和搶先占客戶心智,之后再著力開展創新藥研發。可以預期,未來三到五年內將有更多創新藥推出。這并非技術因素所致,而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冀偉坦言。
疫苗領域加速國產替代
目前,寵物疫苗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加速明顯。
貓三聯疫苗是貓咪的基礎免疫疫苗。一直被跨國企業碩騰“妙三多”壟斷的貓三聯疫苗市場,已經被國產疫苗實現“由0到1”的突破。瑞普生物研發的“瑞喵舒”貓三聯疫苗于2024年1月上市,是國內首個獲批的貓三聯疫苗。截至2025年6月,已有11款國產貓三聯疫苗上市。2025年第二季度,國產貓三聯簽發數量為25批次,在貓三聯簽發總數量占比達78%。
國產貓苗在2024年取得了25%的市場占有率,但整體免疫接種率仍較低,市場仍以進口貓苗為主導。浙商證券指出,國產貓苗起步晚,市場接受度與渠道建設仍需逐步提升。進口貓苗目前存在兩方面缺陷,一是貓三聯疫苗需2—8度冷鏈運輸,冷鏈與海關限制致使供應端穩定性欠佳;二是進口疫苗毒株與國內流行毒株適配性不足60%,而國產疫苗選用本土分離毒株,與國內貓咪疫病更匹配,針對性更強,且具備價格優勢。
當前,主要動物保健上市公司在寵物醫藥領域已逐步構建“疫苗+化藥”的產品矩陣,新產品與渠道布局穩步推進。如瑞普生物正在加快推進貓四聯mRNA疫苗、犬四聯活疫苗、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疫苗等核心產品研發;生物股份犬四聯、貓四聯疫苗處于新獸藥注冊階段,犬三聯活疫苗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普萊柯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二聯活疫苗進入復核檢驗階段,貓三聯滅活疫苗通過新獸藥注冊初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