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至7月,我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95萬億元,其中7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061億元。
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李穎介紹,今年7月,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貨運量、跨區域人員流動量保持平穩增長,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較快。
其中,貨運量保持平穩增長。7月,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9.7億噸,同比增長3.4%,增速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分方式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4.5%、3.3%、3.4%和15.3%。1至7月,完成營業性貨運量330億噸,同比增長3.8%。
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較快。7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4億噸,同比增長6.9%,增速較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分結構看,內、外貿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7.6%和5.5%;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996萬標箱,同比增長2.7%。1至7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04.4億噸,同比增長4.4%;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億標箱,同比增長6.2%。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持續增加。7月,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57.1億人次,同比增長2.2%,增速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分方式看,鐵路、水路、民航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6.6%、2.1%和3.9%,公路人員流動量同比增長1.8%。1至7月,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394.6億人次,同比增長3.9%。
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7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061億元。分方式看,鐵路完成投資771億元;公路完成投資2005億元,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分別完成投資981億元、529億元和317億元;水路完成投資173億元;民航完成投資112億元。1至7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95萬億元。
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
日前,交通運輸部指導成立了交通大模型創新與產業聯盟,提出要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
對此,李穎表示,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是交通運輸部深入推動“人工智能+交通運輸”行動的重要舉措。交通運輸部將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支持、技術引領、應用驅動、邊建邊用、以用促建的原則,打造一個能夠充分發掘人工智能技術潛力、解決行業實際問題、開放共建成果共享的交通運輸行業大模型開發和應用體系。
李穎表示,交通運輸部提出了“1+N+X”的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總體技術架構。“1”指的是1套通用技術底座;“N”是在“1”的基礎上,訓練N類垂域模型,引入細分領域高質量數據集,提升解決行業問題的共性能力;“X”是面向具體業務場景的智能體,形成一批可以直接應用在行業服務和管理中的專業化方案。
目前,聯盟已匯聚了5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人工智能頭部公司以及相關高校院所。李穎表示,聯盟將成為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的主力軍,成為推動“人工智能+交通運輸”行動的重要支撐力量。
李穎表示,作為率先發起成立大模型聯盟的行業部門,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堅持科學建設,可持續發展,不搞一哄而上,避免重復和浪費。通過共用算力、共享數據、共訓模型,用好各類創新資源,建好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創造開放、繁榮、可持續的交通大模型產業生態,支撐人工智能在交通運輸行業的規范化應用,引領發展壯大交通運輸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