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突然大調整!
午后,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午后突然下跌超1%。隨后,A股各大指數亦出現一波回調,滬指最多時跌超60點,全市場一度近4000只股票下跌。國債期貨亦于午后拉升,30年期主力合約盤中漲0.2%。10年期漲0.03%。5年期漲0.03%。2年期漲0.01%。
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外圍風險逐漸暴露,特別是長債風險較大。與此同時,近期A股漲幅較大,且有局部過熱跡象。近期,連續有券商策略研究表示,慢下來能走得更遠。
調整
8月27日,市場波動如期加大。滬指午后一度下跌超30點,紅利指數更是全天受到壓制,午后跌幅擴大至1%以上。A50亦于午后一度跌超1%,港股市場亦開始走弱。
從行盤過程來看,午后出現了反復回調的情況。滬指從跌30點反彈之后,跌幅又再度擴大,并在低位反復震蕩,這一點與之前幾個交易日強勁的承接盤略有不同。另外,平均股價指數與殺跌個股數量明顯背離,平均股價上漲,但殺跌個股數量一度超4000只。這意味著,上漲的個股可能集中在高價股板塊,而這個過程就不得不提寒武紀。
寒武紀股價午后一度達到1464.98元/股,超越貴州茅臺股價,成為A股市場“單價”最貴的股票。昨晚,寒武紀發布亮眼財報。有券商點評稱,其收入符合預期,利潤略超預期:二季度凈利率38.6%,本質是規模效應且當季沒有一次性的投片費用。機構預計,今年百億出貨,預計80億—100億元營收。明年產能和需求預期都比較樂觀,預計營收在300億元以上。
從量能來看,今天成交金額突破100億元的股票再度超過10只,顯示出大盤的虹吸效應有所強化。萬得微盤股指數殺跌3%,亦能佐證這一點。
多家券商喊話“慢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券商喊話“慢牛”的多了起來。
國投證券林榮雄在其研報中表示,盲目參考2014—2015年模式,導致慢牛轉快牛甚至形成瘋牛實則是不可取的,向上空間大幅打開還是有賴于“三頭牛”的逐步兌現。
從短周期來看,區別于2014—2015年牛市增量資金來自于加杠桿與場外配資,這次更多來自于債轉股的再均衡,此類資金對估值與基本面匹配性有較高要求,這約束當前純粹基于流動性牛市的大盤向上空間。
從長周期來看,經過當前國家股市平準資金構建+社保、保險等長期資本入市+ETF類被動長期工具豐富發展+提倡高分紅價值創造模式,形成美股化的“震蕩慢牛”模式才有望真正實現“居民存款搬家”,背后本質是股市生態升級優化,長期耐心資本掌握最終定價權。
申萬宏源策略認為,全面牛市還需要積極因素的進一步累積:2026年基本面改善預期,供給出清提供安全墊,但也要需求改善提供向上彈性。全面牛市的結構主線,不可能僅限于中國企業更深度融入海外主導的產業鏈。中國體系出海,中國制造基于競爭優勢,獲得與之相匹配的產業話語權和盈利能力,可能是更貼近牛市敘事的結構主線。所以,似乎不必把所有對牛市的期待,都映射在眼前的景氣線索上。
股市在經濟循環中的重要性提升,絕非“想漲”或者“不想漲”這么簡單。
居民資產向權益市場遷移,如果走基于賺錢效應正循環的老路,那只能是少數人的狂歡。“為了孕育個別成功企業,便獎勵所有企業”的粗放資源配置方式,在其他領域已不提倡,A股也有必要從這種模式中走出來。這可能是“反內卷”思想在A股的一種映射。所以,慢下來,會更遠、更高、更好。
短期A股上漲加速,部分投資者在享受牛市氛圍的同時,也在討論階段性調整如何擇時。9月初前后市場勢必會出現視角轉換,之前市場更多關注短期動量,而之后中期視角、性價比關注回歸,這可能放大市場波動。但9月—10月之間即便有調整,也不是大波段,且具體調整節點很難預判,擇時調整是低勝率低賠率的。
排版:王璐璐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