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股市震蕩上漲,大量資金通過股票型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涌入市場。
不過,從本月以來的ETF份額變化看,部分熱門賽道并非資金首選,反而是相對低估的化工、醫療器械、消費、煤炭等賽道受到了資金的青睞,非銀、金融科技賽道也獲得資金的追捧。與此同時,本月漲幅較高的科創、芯片相關ETF中,部分份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少。
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市場情緒升溫可能加劇部分標的波動,但醫藥、AI(人工智能)等賽道仍具投資機會。對于擔心行業主題ETF回撤風險的投資者,可以考慮一些跨行業資產配置的寬基ETF。
資金從科技相關ETF出逃
從ETF的份額變化來看,部分資金對一些賽道似乎出現了“恐高”情緒。 比如,指數剛創下階段性新高,科創50ETF卻遭資金持續出逃。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8月份以來,華夏科創50ETF份額下降超170億份,位居股票型ETF之首,該ETF區間漲幅超20%。易方達科創50ETF份額減少超45億份,排在第二。
科創50ETF跟蹤標的為科創50指數,覆蓋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該指數在8月份一路暴漲,自8月14日突破去年10月9日的前高之后,繼續一路向上,于8月25日創下階段性高點1320.72點,但距離歷史高點1726點仍有較大差距。
科技相關的半導體、芯片等細分賽道在本月表現更猛,但相關主題ETF同樣遭遇資金出逃。數據顯示,國聯安半導體ETF、華夏芯片ETF、嘉實科創芯片ETF、國泰軍工ETF本月份額均減少超20億份。這些行業主題ETF本月以來最大漲幅超過30%。
不過,芯片主題ETF的份額變化出現了一定分化。本月大漲的眾多科創芯片ETF中,嘉實旗下產品出現較大幅度的份額減少,華安和鵬華旗下產品份額略微減少,而其他公募旗下該類產品份額本月保持增長。
部分“恐高”的資金在本月尋找低估賽道,比如煤炭、化工、消費、醫療器械等,券商以及金融科技也是資金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本月以來股票型ETF份額增長最多的是1只化工ETF,其份額增長超70億份,排在其后的兩只證券ETF份額增長均超過50億份,醫療器械、消費、煤炭、金融科技等ETF本月份額增長均超20億份,在同類排名靠前。
從本月漲跌表現來看,在上述份額增長靠前的ETF中,煤炭ETF本月以來漲幅最低,僅4.92%。醫療器械、消費ETF同期漲幅均在10%以下。證券ETF取得超12%的漲幅,但與本月的熱門行業主題ETF相比,仍有至少10個點的漲幅差距。
熱門行業仍有投資機會
當下市場在投資方向上仍存在分歧。一部分觀點認為,前期漲幅較高的板塊依舊有較好的上行空間;另一部分觀點則認為,漲幅過高的板塊存在短期回撤的風險,新入場的資金應該尋求低估值的板塊。
長城基金基金經理劉疆表示,短期市場情緒的快速升溫可能導致部分標的波動加劇,存在局部過熱可能。但中長期來看,在AI驅動的產業邏輯支撐下,還有持續挖掘投資機會的空間,建議投資者秉持樂觀而審慎的心態,理性甄別投資機會。
劉疆認為,從絕對位置看,科技板塊相比2020年的上一輪高點尚有距離,離2015年的高點則差距更大;從產業發展看,近幾年新上市了很多優秀公司,同時存量企業的整體規模和盈利質量也有了顯著提升。
大摩滬港深精選基金經理王大鵬認為,港股創新藥仍有較好的上行空間。主要原因是,當前創新藥公司尤其是港股的優質創新藥公司,整體估值仍在合理范圍內,還未出現明顯高估的情況。
對于醫療器械的投資機會,泓德基金經理、醫藥組組長操昭煦認為,短期內,器械企業仍然面臨著國內需求較弱、集采帶來的價格壓力巨大等問題。但渠道庫存清理情況符合預期,預計在今年三至四季度將逐步走出去庫存的壓力階段,因此可以理解為一個短期的業績拐點即將到來。未來,器械企業憑借國內的產業優勢走向國際化,將是一個長期機遇。
可關注寬基ETF
對于部分行業主題ETF過熱的現象,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經理朱潤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當行業主題ETF出現較大回撤,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寬基ETF。
朱潤康認為,“一方面,寬基ETF通過跨行業、跨市值的資產配置,能夠有效分散風險,在單一行業出現大幅波動時,其回撤幅度通常低于行業類ETF。另一方面,市場在經過情緒推動的過熱行情后往往逐步回歸理性,前期漲幅較大的賽道可能面臨調整壓力,而寬基ETF憑借其行業覆蓋廣泛、結構均衡的特點,具備一定的估值防御能力。”
他舉例分析稱,創業板ETF目前估值處于近十年來較低歷史分位,具備較高的中長期投資價值;科創綜指ETF與當前科技成長主線高度契合;中證A500ETF具備“啞鈴型”配置特征,可在行業輪動中有效對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