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A股窄幅震蕩,量價略有回落,日成交額降至2.71萬億元。其中,大消費板塊表現較好,周期板塊共計2804只個股上漲。
受訪人士表示,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同時場外資金對當前估值水平持觀望態度。當前多空博弈明顯加劇,市場內部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當下需重點關注高位題材股回調以及市場波動加劇風險。
2804只個股收漲
今日,滬指收跌0.39%報3868.38點,創業板指收跌0.76%報2742.13點,深證成指微漲0.26%。滬深300微跌,上證50、北證50跌近1%,科創50跌逾1%。
交易量有所回落,今日成交額降至2.71萬億元。個股漲跌互現,共計2804只個股收漲,漲停股90只;2470只個股收跌,跌停股8只。截至8月25日,兩融余額增至2.18萬億元。
板塊分化,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7個板塊收漲。農林牧漁、美容護理板塊漲幅超過2%,嘉亨家化20cm漲停;基礎化工、傳媒、綜合板塊漲幅超過1%,皇馬科技、百傲化學、中核鈦白、云圖控股、海陽科技、興欣新材、長江材料、百合花、亞星化學漲停;商貿零售、計算機、石油石化、紡織服飾、環保、交通運輸板塊也表現不錯,正元智慧、開普云、君逸數碼等13只計算機個股漲停。
醫藥生物、非銀金融板塊跌幅超過1%,鋼鐵、國防軍工、通信、銀行、建筑材料、房地產板塊微跌。
3D攝像頭、時空大數據、增強現實、智能電視、豬肉概念、無線耳機概念均大漲。
AI芯片、CRO、Chiplet概念、英偉達概念、新型工業化、稀土永磁等熱門概念板塊今日回落,光通信模板、創新藥概念板塊也有所降溫。
如何理解今日A股的回落表現?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隋東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市場在連續上漲后已積累較多獲利盤,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同時場外資金對當前估值水平持觀望態度,入場節奏趨于謹慎。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市場交投活躍度有所降溫,主力資金呈現持續凈流出的格局。從技術面來看,當前多空博弈明顯加劇,市場內部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前期推動市場上行的動能逐步衰減,導致A股整體呈現窄幅震蕩與板塊分化并存的運行格局。
就當前市場資金表現而言,恒生前海基金經理胡啟聰告訴記者,當前市場較高的成交額,或是政策與市場協同共振的結果。一方面,居民儲蓄正加速向資本市場轉移;另一方面,外資持續流入也為市場注入活力。在國內,央行持續呵護市場流動性;在海外,美聯儲主席釋放鴿派信號,強調就業風險,為降息敞開大門,大幅緩解了市場對于全球流動性收緊的擔憂。近期市場呈現增量流動性驅動的行情,后續有直接或間接逐步流入權益類資產的趨勢。
哪些風險需關注
相比此前的火熱,今日A股市場略有降溫。當前投資者需要注意哪些風險?接下來,A股將如何表現?
“當下無疑正處于第六輪牛熊周期的上升階段。9月美聯儲降息之前,市場可能會盡快完成調整,隨后迎來反彈。因此,市場并無系統性風險,回調反而是一個不錯的買入時機。”大道興業投資總經理黃華艷進一步指出,接下來A股有望回調到3550至3650點附近,等外部資金跑步入市后,3888點不會是本輪牛市的最高點,滬指有望沖破4000點。
“近期A股的強勁表現,主要得益于市場上充足的增量資金以及政策面的有力支持,尤其是科技主線吸引了大量增量資金。”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對記者表示。至于滬指何時能沖向4000點,他指出,這需要量能的持續和穩定、政策的持續加持和發力,以及經濟面的切實改善,加之外部環境的支持,如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和地緣政治環境的相對穩定等作為支撐動力。
隋東提醒道,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需重點關注以下兩類風險:一是高位題材股回調風險。部分熱門題材股缺乏業績支撐,前期估值已被過度炒作。伴隨中報業績披露,相關個股可能面臨較大幅度的調整。二是市場波動加劇風險。盡管當前市場交投活躍,成交量處于高位,但資金穩定性不足。若后續市場成交量萎縮至2.5萬億元以下,指數及個股波動可能顯著加大。
“當下,投資者需要注意短期的技術面調整風險,以及類似去年10月天量天價下的短期高點回調風險。近期結構輪動行情下,板塊和估值都呈現分化特征,尤其某些科技股因資金高度集中,投資者切勿盲目追漲和跟風跟炒。”賀金龍也提醒稱,中長期來看,科技成長的內部輪動行情,如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AI、半導體、國產替代、數字經濟等,具備中長期成長特征,只是需要注意精選,避免盲目追高估值透支嚴重的品種。另外,在低利率環境下,低位低估值藍籌股,尤其有著高股息特征的低估值標的,仍然有風格切換帶來的補漲效應。伴隨著險資機構權重提升,一些中字頭國企和紅利資產能夠在低利率環境下提供穩定現金流,兼具抗周期屬性,也具備配置價值。
富榮基金基金經理李延崢也向記者分析,本輪行情自2024年9月啟動以來,AI產業已成為核心主線之一。AI產業市場空間大、產業縱深廣、政策重點支持,既有業績驅動的“北美算力鏈”,也有預期主動的“國產算力鏈”和AI應用端。在中期維度上,建議投資者不要主觀預設公司股價高低,而應持續挖掘具備預期差與邊際增量的標的,順勢而為。短期來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釋放“鴿派”信號,市場開始加大押注美聯儲9月降息的力度,或將進一步推升科技成長板塊的風險偏好。科技板塊指數已出現短期加速上漲的趨勢,后續波動或隨之放大。因此,短期或許并非科技板塊最佳加倉或建倉時點。不過,主線產業往往貫穿整輪行情,建議投資者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