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北交所的新股能之光(920056.BJ)上市。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地為寧波北侖,是一家從事高分子助劑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客戶提供不同性質材料間相容或粘合所需的高分子材料及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另據寧波晚報報道,該股為寧波今年“第一股”。
能之光產品高分子助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廣泛應用領域覆蓋汽車、線纜、電子電器、光伏組件等多個終端市場。從營收結構來看,高分子助劑是能之光的主要營收來源;招股書顯示,2024年能之光的高分子助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營收分別為5.75億元、0.28億元,其中高分子助劑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高達94.21%。
公開資料顯示,高分子助劑又可稱為高分子添加劑,是塑料、橡膠、涂料等高分子材料加工過程中為改善其加工性能、改進機械性能、增強功能或賦予高分子材料某種特有應用功能而必須添加的輔助性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能之光的生產模式主要為根據銷售訂單和銷售計劃安排生產,即按照客戶訂單進行批量生產,根據往年銷售經驗及當期銷售目標對通用產品保有一定備貨量。公司的銷售模式均為直接買斷式的直銷模式。公司的客戶以生產類客戶為主,存在少量貿易類客戶。
據招股書介紹,目前能之光的客戶包括金發科技、普利特和萬馬股份等國內知名企業,同時拓展了業內全球頭部客戶,包括LG、博祿、巴斯夫和沙比克等。
此外,當前能之光并不存在嚴重依賴于少數客戶的情形。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能之光的客戶集中度相對不高,對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收入占比維持在20%左右,不存在嚴重依賴于少數客戶的情形,金發科技、臨海亞東和普利特始終為公司前五大客戶。
不過,能之光存在業績大幅波動風險。2020年至2024年,能之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2145.74萬元、1780.48萬元、1580.02萬元、4318.29萬元和5080.26萬元
對此,能之光解釋稱,2020年至2022年,原材料價格整體有所上漲,由于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原材料的波動未充分傳導至下游,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時贛州工廠投產,使得制造費用和運營成本有所提高,上述原因使得2021年和2022年凈利潤較2020年有所下降。
而2023年和2024年,原材料價格有所下降,同時,能之光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優化配方降低成本等方式,使得毛利率有所提高,進而導致公司凈利潤有所增加,2024年公司銷售規模增加,在毛利率保持在2023年水平的情況下,總體業績又實現進一步提升。
能之光坦言道,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公司業績具有重大影響。如果主要原材料價格未來持續大幅上漲,同時公司產品售價未隨著原材料成本變動作出充分調整,或者主要原材料價格下降,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等原因發生銷售價格下降幅度超過原材料下降幅度的情形,使得毛利額下降,公司將面臨因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