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爾生物(688139)召開業績說明會,針對上半年業績情況以及后續市場展望進行了解讀。
海爾生物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潤端表現承壓主要是受到外部環境、新建產能爬坡和公司主動中長期戰略投入等因素綜合影響,隨著行業景氣度回暖和創新品類加速放量,公司整體業績后續有望得到改善。總的來說,第二季度的收入和盈利處于全年最低點,預測三、四季度的盈利能力將持續向好。
研發投入端,海爾生物重點聚焦于新產品突破與新技術布局,通過加大AI技術底座建設、升級“四橫四縱”開放創新體系,支持10類產品方案實現首發或首創;通過開放生態共創,落地天津、廣州兩個研發中心,為公司中長期發展構建更高壁壘。市場投入端,公司在國內加速新營銷升級和AI銷售賦能、上線京東慧采平臺,海外新搭建日本、巴西等5地本地化運營體系,正逐步構建起跨區域、跨渠道、跨品類的直面用戶市場體系。
海爾生物指出,上半年公司新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整體來看占收入比重進一步提升至47%,同比實現7.27%的增長,其中智慧用藥、血液技術、實驗室解決方案三個產業分別占公司總收入比重約為11%、11%、17%。根據國內各主要招標網公開數據和第三方招標數據統計,海爾生物血漿采集方案市占率超過50%,自動化用藥市場份額躋身行業前三,科研儀器國內市場占有率繼續突破,其中總有機碳分析儀和紫外分光光度計分列國產品牌第一、第二,離心系列上半年份額躋身行業品牌前十,6月生物安全柜躍升至全國第一、培養系列保持國產第一份額。未來,新產業有望隨著產品系列化布局持續完善而發展提速。
海外業務方面,上半年海爾生物實現海外收入4.27億元、同比增長30.17%,第二季度海外收入規模與增速均創2023年以來單季新高。海爾生物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及解決方案已應用于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其中17個國家建立起本地化運營體系;經初步市場調查統計,公司三大低溫產品線已在其中25個國家市場份額居首位。分區域來看,上半年歐洲占比約40%,非洲占比約為30%,亞洲占比約20%,美洲占比約10%。新興產業在海外的推廣正嶄露頭角,以智慧用藥產業和實驗室解決方案產業為代表,這兩個新興產業在海外市場已開始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AI建設進展,海爾生物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著力強化AI底座,以“大模型-智能體-AI終端”的多層次架構,探索AI科技體系與生命科學和醫療創新場景深度融合的產業新范式。基于高質量數據集打造的盈康大腦基礎大模型,聚焦低溫、實驗室、院內用藥、血液技術等多個產業領域催生出高度專業化、場景化的智能體,目前已經形成實驗室安全智能體、實驗助手智能體、補藥智能體、細胞培養智能體等17個智能體集群;并依托用藥自動化解決方案、樣本庫解決方案、全自動細胞培養工作站等13個高度數智自動化的軟硬件體系,讓AI真正融入用戶的醫療決策和科研實驗中,形成“感知-認知-決策-執行-學習”的閉環,實現數據、設備和場景的高效協同。
海爾生物表示,隨著國家投資陸續落地,公司國內市場將隨著行業的回暖和國產化率的逐步提升,疊加AI驅動下的業務新增長極,短期承壓不改中長期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