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重返3800點。
9月5日,A股市場早盤震蕩,午后全線走高。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24%,重返3800點,最新報3812.51點;深證成指上漲3.89%,創業板指上漲6.55%。
全市場共4855股上漲,僅473股下跌。今日市場成交23483.59億元,較昨日縮量約2335億元。
盤面上,鋰電池、固態電池板塊掀起漲停潮,天華新能、先導智能、廈鎢新能、華盛鋰電、杭可科技等20余股先后漲停。
光伏、儲能板塊沖高,錦浪科技、德業股份、通潤裝備、利元亨等股漲停。下跌方面,銀行、乳業、保險等少數板塊逆市下跌。
華安證券認為,支撐本輪趨勢性上漲行情的核心驅動力并未發生根本性轉變,即決策層對資本市場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微觀流動性持續流入趨勢仍在、潛在空間仍大,市場熱點依舊層出不窮。近日市場的劇烈波動和9月4日大幅調整主要是特殊時間點的交易性擾動,并未改變市場上漲趨勢的根基。
光儲龍頭股價創新高
9月5日,陽光電源大漲16.67%,最新報135.34元/股,總市值2805.88億元;該股盤中一度沖至137.66元/股,創下歷史新高。
近期,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其中提出,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實施光伏組件、鋰電池產品質量管理,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等文件,強化與投資、金融、安全等政策聯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實現營收435.33億元,同比增長40.34%;歸母凈利潤77.35億元,同比增長55.97%。公司近期在投資者活動中表示,上半年主要盈利貢獻來自于光伏逆變器、儲能業務和新能源投資開發。公司2024年光伏逆變器可融資性排名全球第一,儲能系統和PCS全球可融資性排名雙項第一。
銀河證券表示,公司作為光儲龍頭,深化全球化產能及銷售布局,持續推出電力電子產品,盈利能力有望維持高位。
東吳證券指出,公司把握AIDC快速發展機遇,依托電力電子技術優勢,設立相關事業部開展AIDC電源業務,爭取明年推出產品,有望打造第三增長曲線。
這些光伏設備股
上半年盈利規模均逾1億元
開源證券指出,2025年二季度,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仍普遍虧損。電池組件部分企業經營環比改善,但整體仍未擺脫虧損。硅料、硅片環節持續深度虧損,各家企業凈利率均超-10%。輔材環節盈利表現優于主鏈,多數企業實現不虧或微利。光伏反內卷高層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隨著需求側價格傳導機制逐步暢通,以及供給側硅料收儲計劃穩步推進,行業供需結構有望迎來實質性改善。
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了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規模超過1億元的光伏設備股,共計20只。陽光電源、捷佳偉創、德業股份、橫店東磁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依次為77.35億元、18.3億元、15.22億元、10.2億元,且同比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捷佳偉創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83.72億元,同比增長26.41%;歸母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49.26%。東吳證券指出,上半年,公司在光伏設備方面實現TOPCon、HJT、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路線全覆蓋,同時拓展半導體、鋰電領域,逐步完善專用設備平臺化布局。維持“增持”評級。
從凈利潤變動看,微導納米實現翻倍增長,同比增幅高達348.95%;錦浪科技、橫店東磁、陽光電源隨后,凈利潤增速超過50%,依次為70.96%、58.94%、55.97%。
微導納米上半年實現營收10.5億元,同比增長33.4%,其中光伏設備收入8.04億元,同比增長31.5%,占比76.5%;歸母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348.9%。業績增長主要系光伏與半導體設備工藝覆蓋度提升,客戶驗收設備數量增長,在手訂單逐步轉化。
上半年,微導納米通過持續在TOPCon、XBC、鈣鈦礦等技術路線方面的創新與開發,積極推動項目交付和驗收的同時,嚴格控制經營風險,不斷優化成本,在市場波動與技術迭代中實現韌性增長。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