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A股繼續回調,滬指失守3800點,創業板指跌逾4%,科創50跌超6%。
資金高低切換明顯,通信、電子等科技股大跌,消費股亮眼。市場交易額放量至2.58萬億元,2990只個股收跌。CPO(共封裝光學)概念中的“易中天”三只個股集體大跌,寒武紀-U收跌14.45%報1202元/股。
受訪人士表示,以CPO為代表的算力板塊出現獲利回吐,在“慢牛”共識下,資金或向低位品種切換。市場面臨短期休整壓力,但調整幅度不會太大。建議投資者預留部分現金頭寸:一來可緩沖潛在回撤,二來若市場下探,可逢低吸納被錯殺的優質標的。
創業板指跌超4%
今日,滬指收跌1.25%報3765.88點,創業板指收跌4.25%報2776.25點,深證成指收跌2.83%。滬深300、上證50跌約2%,科創50跌逾6%,北證50收跌0.8%。
交投仍活躍,今日交易額增至2.58萬億元。杠桿資金需要注意回調風險,截至9月3日,滬深京市場兩融余額增至2.29萬億元。市場個股分化明顯,共計2297只個股收漲,漲停股43只;2990只個股收跌,跌停股47只。
商貿零售板塊強勢領漲,新訊達漲近13%,匯嘉時代、國芳集團、百大集團、國光連鎖、歐亞集團、步步高、友好集團漲停。
美容護理等消費股逆市飄紅,潔雅股份漲逾13%,拉芳家化、依依股份漲停;銀行、社會服務、紡織服飾、煤炭、輕工制造、農林牧漁等板塊微紅。
通信板塊大跌8.48%,電子板塊跌逾5%,綜合跌逾4%,有色金屬、國防軍工、計算機、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汽車板塊跌幅超過2%。
CPO概念跌近9%,“易中天”三只個股大跌,新易盛收跌15.58%報312.1元/股,天孚通信收跌15.42%報173.66元/股,中際旭創收跌13.39%報369.14元/股。
Chiplet概念跌逾10%,寒武紀-U收跌14.45%報1202元/股。
光通信模塊、AI(人工智能)芯片、算力概念、PCB、存儲芯片、CAR-T細胞療法、汽車、國產芯片等概念板塊跌幅均超過5%。
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今日市場回調主因有三:一是算力板塊短期漲幅巨大,且持續加速拉升,自身存在技術性修正需求;二是近期市場在高位開始縮量,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對調整的擔憂,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引發資金出逃;三是利空消息在高位被情緒放大,進一步加速資金出逃。
金田基金董事長楊丙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A股出現小幅調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前期部分板塊漲幅較大,投資者存在獲利了結需求;二是在“慢牛”預期下,資金有調倉換股動力,業績較好但漲幅滯后的板塊有望迎來“高低切換”。
“結構性過熱引發調整,休整后再前行,市場情緒顯著降溫。”金信基金權益首席投資官孔學兵向記者表示,8月份以來,A股市場情緒面顯著升溫,AI相關主題方向持續高歌猛進,以CPO/PCB為代表的算力類資產短時間內漲幅巨大,與兩融余額連創新高高度相關;重要事件窗口期內,短期累積的高風險偏好資金獲利盤,面臨較大的兌現需求。
短期面臨休整壓力
A股在創下階段新高后,已連調數日,科技板塊領跌。接下來,A股怎么走?當下投資者該如何持倉布局?
展望9月,孔學兵認為,市場雖有短期休整壓力,但“科創牛”的中長期邏輯并未動搖。待階段性降溫后,資金有望重新匯聚新的上攻動能;未來熱點的孕育,更需兼顧中長期增長的確定性與短中期估值的合理性。
劉有華指出,后市指數大概率在高位箱體震蕩,短期操作難度加大,策略上“低吸高拋、快進快出”。方向上,算力板塊是近期市場主線,預期高位還會反復,沖高宜減倉,急跌可考慮短線博反彈;稀土、CRO板塊景氣度向好,調整后或是布局機會;儲能板塊近期數據顯示產業預期向好,可以等待回踩機會;困境反轉預期的光伏,位置相對較低,可以保持關注。主題投資方面,可以關注固態電池、機器人方向。
“市場可能繼續維持‘震蕩向上、結構分化’走勢。”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建議,進攻端,緊扣政策催化與產業演進,鎖定AI、半導體、機器人、新能源和先進制造等賽道的龍頭;防御端,配置估值低、現金流充沛、分紅穩定的水電、煤炭、油氣及大金融龍頭。倉位管理方面,建議投資者預留部分現金頭寸:一來可緩沖潛在回撤,二來若市場下探,可逢低吸納被錯殺的優質標的。
楊丙田建議投資者關注兩個方向:一是已計入指數的相關標的,二是相對低位、漲幅較小的優質公司。同時,警惕兩大雷區:短期暴漲、已透支未來兩三年業績的“高估值陷阱”;純概念炒作、泡沫化嚴重的題材票。板塊層面,依然看好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智能汽車、芯片半導體、光模塊等高景氣度賽道,并沿華為鏈+特斯拉鏈多維布局。
孔學兵指出,當下最大的挑戰是“極致割裂+結構失衡”。而價值規律終將發揮作用,市場在波動中展開糾偏或風格收斂就不可避免。他分析稱,去年“9·24”行情以來,市場資金結構發生深刻變化,以兩融、游資、量化、散戶等為主體的資金生態,對市場風格和資產定價產生巨大影響。一方面,對產業趨勢的追逐可能忽略了周期性因素和競爭格局的潛在變化,在景氣度追逐中趨向交易擁擠,部分AI細分方向短期累積了驚人的漲幅,而估值膨脹可能是主要驅動力;另一方面,受制于公募等中長期資金短期定價權的偏弱,市場交易類資金更傾向于“籌碼結構”更好的“新、小、差”,部分小微盤漲幅巨大,而更具中長期確定性的成長白馬則乏善可陳。
“今日A股的大幅回調,既包含技術性調整壓力,也反映出市場對政策環境與資金面變化的敏感反應。”格上基金研究員焦冰指出,目前建議投資者注意以下風險:一是高估值科技股的泡沫效應。例如,通信、電子等板塊動態PE仍高于歷史90%分位,需警惕業績證偽風險。二是杠桿資金撤離引發的連鎖反應。融資余額連續兩日凈償還超200億元,若跌破3700點可能觸發強平盤涌出。
焦冰表示,目前持倉以防御優先。高股息資產在經濟下行周期中具備韌性,可作為底倉配置。同時,高端制造與設備更新領域相關龍頭可逢低布局。最后,可以關注超跌反彈的板塊,在恐慌情緒釋放后,超跌的科技龍頭與高端制造標的或具備估值修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