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突然預警!
據報道,高盛流動性分析團隊最新報告指出,隨著美股進入歷史上表現最疲軟的9月,市場面臨多重挑戰。作為過去數月市場上漲動力的CTA(商品交易顧問)基金,持股已達到100%滿倉狀態,這不僅意味著后續缺乏新資金流入的支撐,CTA還可能在未來一個月內瘋狂拋售高達2179.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6萬億元)的股票,其中美股占據736.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對于中國市場依然看好。高盛亞洲區首席銀行家凱文·斯奈德(Kevin Sneader)對中國股市表示樂觀。他指出,近期中國股市的反彈似乎具有可持續性。
重大壓力
高盛表示,投資人應高度警惕9月的“季節性恐慌”,并密切關注CTA 基金的部位動向,因為這將是決定市場短期走向的核心變量。這份名為《季節性逆風與CTA的“定時炸彈”》的報告詳細分析了當前市場的脆弱性與潛在穩定因素。
高盛回顧自1928年以來的數據,9月是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月份,平均報酬率為-1.17%。特別是9月下半月,是全年表現最糟糕的兩周,平均報酬率低至-1.38%。在這樣一個本就充滿挑戰的季節性背景下,過去支撐市場上漲的CTA基金已耗盡購買力,無疑讓前景更加嚴峻。
高盛模型顯示,CTA的美股部位已達到了100%的“滿倉”水平。這意味著其購買力已從7月的276.6億美元驟降,預計9月全月的美股購買量將進一步萎縮至僅29.6億美元。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市場轉向,CTA基金可能被迫平倉,引發大規模拋售。模型預計,若市場深度下跌,CTA可能在未來一個月內瘋狂拋售高達2179.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6萬億)的全球股票,其中美股占據736.9億美元。
結構性緩沖依然存在
不過,高盛也指出,盡管宏觀背景充滿挑戰,市場并非毫無支撐。報告強調,當前市場的內部結構力量將起到關鍵的“穩定器”作用,預計能使大盤指數層面的波動保持溫和,并抑制下跌深度。
首先,機構投資人的整體部位仍相對溫和。高盛的情緒指標顯示為負,從歷史資金流來看,表明多數投資者群體仍有加倉空間,這使得市場的任何下跌都可能較為溫和。對沖基金的凈杠桿率在8月基本持平,處于5年維度中的較低水平,顯示其方向性押注意愿不強。高盛判斷,除非出現重大的基本面沖擊,當前溫和的部位水平將使得任何回檔都相對“溫和且短暫”。
其次,市場內部結構顯示出兩大穩定力量:交易商創紀錄的多頭敞口以及個股與大盤極低的相關性。交易商正處于創紀錄的多頭狀態,這意味著他們將成為市場波動的“吸收器”,在市場下跌時買入、上漲時賣出,從而將指數限制在一定區間內。同時,市場相關性處于近三十年來的低點,顯示個股走勢高度分化,這有利于投資人通過精選個股來規避系統性風險。
此外,報告也強調“現金為王”的現實不容忽視。自2019年以來,流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量高達4.09萬億美元,是同期流入美國股票基金資金的16.5倍,這與標普指數的上漲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資產仍被看好
上述報告指出,市場參與者之間的顯著分化。高盛的主經紀商業務數據顯示,對沖基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輪動至新興市場股票,尤其是中國資產。這表明在全球市場面臨挑戰之際,部分資本正積極尋求新的配置機會。
高盛亞洲區首席銀行家凱文·斯奈德(Kevin Sneader)對中國股市也表示樂觀。他稱,盡管面臨經濟挑戰,但投資者情緒有所改善。他指出,近期中國股市的反彈似乎具有可持續性,滬深300指數自7月底以來飆升約10%,遠超MSCI明晟全國指數(該指數僅上漲1.6%)。此次反彈的動力源于市場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進步以及為促進增長而削減過剩產能所采取的措施的樂觀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基本面亦有數據佐證。今天發布的RatingDog中國綜合PMI產出指數顯示,8月達到了51.9,連續三個月保持擴張態勢,并創下2024年11月以來的最高值。需求保持擴張態勢,新訂單維持在較高水平;新出口訂單雖仍在萎縮,但已明顯改善。企業信心指數創下五個月新高。投入價格持續上漲,產出價格持續承壓,整體利潤率持續受壓,且未見明顯改善。RatingDog中國服務業PMI8月份升至53,為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值,增速超過去年的51.6和一年平均水平。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