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國內計量檢測服務龍頭廣電計量(002967)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1%;實現歸母凈利潤0.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11%,營收利潤雙豐收。
公司發布業績報告的同日,公司公告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續調整業務結構,從綜合性計量檢測服務向國家戰略性產業聚焦,重點發展特殊行業、商業航天、新能源、低空裝備、人工智能等國家戰略性和科技性產業。分階段來看,第二季度公司營收錄得8.60億元,同比增長13.79%。分析認為,得益于特殊行業、新能源等業務領域的協同發力,科技創新業務訂單增長較快,促使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增速較一季度顯著提升,單季度營收環比增長39.1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環比大增5419.18%,進一步夯實行業龍頭地位。
科研成熟業務扛起增長大旗,培育新興業務彰顯增長新動能
報告期內,在傳統業務如計量業務面臨下游行業需求變動及競爭壓力時,廣電計量加大市場拓展力度,穩住基本盤。同時,公司將科技創新類業務打造成為新增長主力,以集成電路及數據科學業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業務均實現可觀增長,成為廣電計量強勁的業績增長動力。
具體來看,廣電計量在集成電路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于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7.64%。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大客戶業務量占比增加,同時積極拓展第三代半導體及芯片可靠性測試、材料性能測試業務,推進元器件一篩業務開發,成功開拓硅光芯片可靠性驗證新業務。
另一大新興業務——數據科學分析與評價業務,則于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6523.21萬元,增長幅度高達47.07%。報告顯示,公司新增CS認證資質并形成多認證捆綁銷售,布局人工智能相關認證及開展模型測評等業務,使軟件測評服務簽單大幅增長。由此可見,公司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快速切入新興業務領域,已在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測評等領域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除上述領域,公司營收占比較大的計量服務和可靠性與環境試驗業務仍保持較大的發展潛力,營收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4%和17.68%,毛利率皆保持在45%以上的高競爭力水平,基本盤穩固。此外,公司電磁兼容檢測業務亦表現亮眼,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11.73%,呈現多元業務齊發力的良好態勢。
亮眼的財務報告反映出公司緊跟行業前沿趨勢,積極布局新興領域,優化業務結構的成效,也表明其在高附加值業務領域的技術與市場優勢正逐步鞏固。報告期內,公司EHS評價服務業務雖因下游行業景氣度問題暫時下滑,但業務轉型已初見成效,彰顯公司強大的市場應變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高達43.12%,較上年穩定增長,展現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深耕戰略新興領域,以技術與合作拓展發展新空間
廣電計量以“做最具公信力的一流計量檢測技術服務專業機構”為愿景,以“傳遞質量信任,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為企業使命,秉持“誠信、奮進、創新、亮劍、協同”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報告期內,公司在航空及低空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領域持續發力。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研發投入達1.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13%。憑借技術創新與資源整合能力,公司不斷拓展業務邊界,為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具體來看,在市場高關注度的飛行汽車與低空裝備領域,廣電計量緊抓發展機遇,布局市場需求端。公司深度參與行業標準建設(加入飛行汽車技術標準工作組),聚焦產業鏈核心環節,推進與多家主機廠試驗合作、拓展中型無人機適航咨詢業務,提前卡位賽道培育業績增長極,鞏固高端裝備檢測競爭優勢。
同時,公司強化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服務與產業合作。一方面,增配ADAS場測團隊設備與人力,助力廣州花都區智能網聯道路二期項目,加速產業生態圈構建;另一方面,與重慶理工大學共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實驗室,打造“產、檢、教”融合平臺,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實現研需精準對接。
在人工智能領域,廣電計量加速拓展數字化檢測與認證服務。針對政府需求新建AI測評認證能力(入選CS評估機構),公司為企業搭建大模型備案咨詢與測評能力以完善全鏈條服務;中標廣州市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支撐項目,深度參與“數字廣州”建設,在AI檢測認證賽道快速突破,開辟營收新空間。
券商普遍認為,綜合性計量檢測行業是長期穩健增長的優質賽道,當前正處于從高速擴張向高質量增長轉型的關鍵階段。在政策托底護航、新興產業需求加速釋放、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多重驅動下,具備品牌、資本、技術與管理綜合優勢的頭部企業,將持續受益。
放眼廣電計量,未來隨著商業航天、低空裝備、人工智能等國家戰略性產業的需求進一步釋放,疊加行業發展的東風,公司憑借技術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產業鏈合作的不斷深化,以及在行業標準建設中的深度參與,不僅有望進一步夯實其在計量檢測賽道的龍頭地位,更能將前期戰略布局高效轉化為持久的業績增長動力,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質量信任”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