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間,長榮股份(300195)發布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2.47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56.45%。此番業績爆發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全球化戰略的深化落地——海外市場銷售收入突破2.47億元,創下階段性新高,成為報告期內最亮眼的增長極,標志著公司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整體盈利強勁反彈
面對全球宏觀經濟挑戰,長榮股份營收保持穩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26億元,更在盈利端實現根本性突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達324.98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25.50%,清晰印證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修復與增強。
股東回報能力同步提升,基本每股收益由上年同期的-0.0210元/股轉為0.0119元/股,實現由負轉正的關鍵跨越。
資產規模方面,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增至63.8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提升至26.77億元,雙雙實現穩步增長,為持續發展筑牢資產根基。
海外銷售業績斐然,全球化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
海外業務成為本次半年報的“重頭戲”,不僅收入規模創新高,市場布局與合作協同也實現多重突破,成為公司業績復蘇的核心支柱。
從收入貢獻來看,報告期內海外業務收入達2.47億元,在整體營收中占比顯著,已成為公司最穩定的增長引擎與業績壓艙石,有效對沖了部分國內市場波動影響。市場拓展層面,公司在東南亞、東歐等傳統優勢市場持續發力,訂單量穩步增長,客戶合作黏性進一步鞏固。同時成功開拓新興市場,中東、非洲市場銷售節奏有序推進,南亞市場更斬獲新訂單,全球業務版圖的廣度與深度同步提升。
戰略合作層面,公司與海德堡的協同持續深化,通過雙向分銷、雙向供應及高端零部件和耗材的全球布局,借助海德堡的國際渠道與品牌影響力“借船出海”,顯著提升“長榮”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與議價能力。此外,長榮香港、長榮德國、長榮斯洛伐克等海外子公司深化本地化運營,能快速響應區域客戶需求,提供及時的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進一步強化了海外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先與卓越運營共筑增長基石
海外業務的亮眼表現,依托研發與精益運營雙重支撐。研發端,上半年投入3029.32萬元研發費用,推出MK3920FFCSB三機組燙金模切機、MK920DVF數字增效機等新品,完成圓壓圓燙金機樣機投產,適配海外高端需求,還新獲5項授權專利(含4項發明專利),筑牢技術壁壘。
業務協同上,智能數字化板塊智能化系統服務收入同比增49.77%,突破非印刷行業中標弱電集成項目,技術方案可適配海外多行業。新能源業務中,控股子公司長榮綠能實現收入2387.03萬元且通過ISO9001:2015認證,為海外多元布局鋪墊。
運營端,管理費用同比降16.67%、財務費用同比降59.36%,費用節省增厚利潤。生產端啟動“零缺陷”活動、優化供應鏈協同,產品及時交付率與安裝一次通過率提升,保障海外訂單高效履約。(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