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2025上海網絡安全產業創新大會上,上海人工智能安全工作委員會揭牌成立,旨在推動“AI+安全”技術協同與治理創新,應對深度偽造、數據投毒等新型威脅,重塑產業防御范式。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上海人工智能安全工作委員會在上海市經信委的指導下,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設立,委員會代表包括上海儀電集團、商湯科技、稀宇極智、階躍星辰、斗象科技、上海觀安等多家企業。
上海觀安聯合創始人、CTO胡紹勇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I技術在對生產力提質增效同時,也涌現了模型竊取、數據投毒等新型威脅,傳統的安全防護思路已難以應對,建議從體系化和結構性的思路來防范人工智能技術風險。
“以大模型為例,在其生命周期的每個關鍵節點都應做好安全防護。比如,訓練階段,應對數據源進行驗證以及對訓練數據進行安全檢測,以保證訓練數據的可靠;開發階段,保障軟件供應鏈的安全,保證編碼中沒有安全性漏洞;測試和發布前,要做好大模型的安全檢測,包括社會倫理問題;上線時要有安全運營的措施?!焙B勇說。
在胡紹勇看來,設立人工智能安全工作委員會,可針對大模型各個維度的安全風險進行集思廣益,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推出相應標準、指南等,共同防范風險。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裘薇指出,上海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較“十四五”初已實現倍增。面向未來,上海將重點推動“‘安全+AI’雙向融合”,布局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安全產業,并以普陀網絡安全產業示范園為核心,進一步提升發展能級,建設面向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網絡安全產業承載區;聯動徐匯“模速空間”、浦東張江等載體,構建全市協同發展格局,持續打造頭部網安企業標桿,面向AI安全、車聯網安全、軟件供應鏈安全等新興領域培育“小而精”網安主體;建設一批安全能力平臺,牽引產品迭代和服務升級,提升重點領域安全防護能力,以合規促發展。
上海普陀區副區長周如意表示,作為上海市唯一的市級網絡安全產業示范區,普陀已形成“政策、平臺、技術、生態”四位一體發展格局。通過共建“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等舉措,全區集聚網安企業近百家,2024年產業營收突破70億元。未來,普陀將深度融入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國家戰略,打造區域網絡安全“引力場”。
大會上,《2024年度上海市網絡安全產業創新攻關成果目錄》正式發布,涵蓋AI安全、量子安全等14個方向的20項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