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玻璃市場上演“絕地反擊”——從上半年的供需錯配、庫存高企,到7月庫存快速去化、價格觸底回升,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這場“大反轉”究竟是階段性反彈,還是趨勢性拐點?其背后又暗藏著哪些影響未來走向的關鍵變量?這些問題,已成為當前市場熱議的焦點。
談及光伏玻璃市場的回暖,南華期貨分析師壽佳露介紹,當前光伏玻璃日熔量穩定在8.82萬噸,雖較5月初的高點(9.94 萬噸)下滑11%、較去年同期(10.5 萬噸)下滑15.8%,但前期部分堵窯產能恢復后,供應端趨于穩定。
庫存端是此次“絕地反擊”最核心的信號。隆眾資訊的數據顯示,行業平均庫存可用天數從6月至7月的32天以上,快速降至當前的17.7天。
對此,隆眾資訊分析師高玲補充稱,部分規格庫存更為緊張。其中,符合市場需求的2.0mm鍍膜玻璃需求向好,寬度為1297mm規格的訂單出現結構性短缺,個別企業庫存已跌破10天警戒線,整體庫存水平回落至正常區間。
價格方面,現貨漲價預期已正式落地。“8月,2.0mm 單鍍(面板)光伏玻璃價格從10元/平方米漲至11~11.5元/平方米?!备吡犷A測,9月價格或進一步漲至13元/平方米,緊缺規格甚至需“加價訂購”,且下游企業接受度較高,拿貨節奏未受影響。
為何市場會突然“變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核心驅動因素在于政策預期下的階段性需求釋放,而非終端需求的實質性改善。
壽佳露解釋,此前市場傳出光伏組件出口退稅率將從9%下調至零(即取消退稅),雖政策落地時間尚不明確,但組件企業為規避政策風險,紛紛利用窗口期“搶出口”,直接刺激7月至9月的組件生產,進而加大光伏玻璃拿貨量。同時,漲價消息又推動行業出現備貨行為,雙重因素疊加促使庫存快速降至常規水平。
高玲進一步補充說,財政部已明確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起取消光伏組件13%出口退稅。這一政策直接觸發組件企業“突擊備貨”——光伏玻璃采購量激增,疊加下月漲價預期,下游備貨量居高不下,最終使市場從供需錯配轉向階段性供不應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需求增長仍存在局限性。壽佳露說,8月組件產量環比雖有增加但增幅較小,相比供給端仍處于偏低水平,行業整體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只是供需差額有所縮小。
盡管當下市場行情火熱,但市場人士對此輪行情的持續性仍持謹慎態度,核心擔憂在于當前的需求由備貨驅動,而非終端裝機需求增長。
壽佳露表示,此次市場反彈的“根基不深”:當前的需求好轉是組件企業階段性補庫導致的,并非終端電站實際裝機需求的明顯改善。一旦備貨行為停止,光伏玻璃市場大概率重回供應過剩狀態,行業將重啟累庫模式。
高玲也認為,當前市場存在“虛假繁榮”跡象:組件廠為趕政策“末班車”提前備貨,但終端電站的實際裝機需求并未同步增長。光伏玻璃只是從生產企業的庫存,轉變為組件企業的庫存,并未真正用于裝機。這意味著,未來政策正式落地后,市場需求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具體到時間節點,高玲預測,9月市場需求尚可(政策利多仍存、前期訂單延續、組件排產降幅有限),但10月起預期或會轉弱。“一方面,7月至9月出口量大,導致海外倉庫存偏高,退稅政策落地后可能引發出口縮減;另一方面,今年4月至5月已有一波搶裝潮,年底搶裝預期不及往年,且10月或有新投產能釋放,供需差額可能再次擴大?!?她說。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光伏玻璃市場的走向取決于三大核心變量。
一是產能變量,冷修減少,新產能或加速釋放。當前,市場階段性好轉已減弱光伏玻璃冷修預期,且價格上漲可能刺激前期堵窯產能進一步恢復,甚至推動部分窯爐點火開工?!叭?0 月新投產能如期釋放,將直接加大市場供應壓力?!备吡岱Q。
二是政策變量,退稅落地與供給側限產?!耙环矫?,組件出口退稅取消的具體落地時間和執行力度,將直接影響后續出口;另一方面,需關注供給側是否有進一步限產的政策,光伏行業仍處于‘反內卷’政策大框架內,供給端調控可能影響市場格局?!眽奂崖侗硎尽?/p>
三是價格傳導變量,漲價能否向下游順暢傳遞。壽佳露認為,市場需重點觀察當前光伏玻璃漲價能否進一步向下游產業鏈傳導。若傳導順暢,說明產業鏈供需格局確實改善并得到驗證;若傳導受阻,漲價態勢難以持續,行業或重回調整階段。
“短期來看,雖光伏玻璃日熔量回升幅度不高,但價格上漲和產能恢復預期,會推動光伏玻璃企業增加原料補庫力度,對純堿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但長期來看,只有當光伏玻璃價格維持在成本線以上(12.5~13元/平方米),行業才會真正帶動純堿消費增長?!备吡岜硎?,這種利好態勢較難長期延續,市場需持續跟蹤光伏玻璃市場后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