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長鴻高科(605008.SH)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收18.43億元,同比增長16.25%;歸母凈利潤167.66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二季度實現營收11.25億元;歸母凈利潤1810.54萬元,單季度實現環比扭虧為盈。
二季度盈利明顯修復,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據長鴻高科透露,今年上半年受整體宏觀經濟復蘇較為緩慢、實體經濟持續承壓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受到沖擊,利潤水平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除宏觀環境制約外,利潤下滑主要源于子公司長鴻生物為提升現有裝置生產效率,于今年第一季度對PBT裝置開展技術改造,較長時間的技改停工直接影響了當期產量,加之去年同期基數較高,進一步加劇了本期同比數據的承壓態勢。
不過,隨著經營環境改善,公司在第二季度迎來關鍵轉折:一方面長鴻生物生產節奏逐步回穩,生產效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二季度新材料市場呈現普遍回暖態勢,汽車、電子等下游行業需求持續復蘇,直接帶動特種合成樹脂與高分子材料的市場需求增長。多重積極因素疊加下,公司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成功實現環比扭虧為盈,盈利能力得到修復。
盡管階段性利潤有所下滑,上半年長鴻高科多個重點項目仍取得實質性進展。25萬噸/年溶液丁苯橡膠擴能改造項目二期及TPE黑色母粒技改項目已建成投產,新增產能正有序釋放;長鴻生物擴能提質技改項目按期完成,產品質量與產能利用率同步提升;黑色母粒項目產能已提升至11萬噸/年;廣東長鴻丙烯酸產業園項目一期按計劃推進,基礎設施與主體工程建設同步進行。此外,長鴻高科已啟動對廣西長科100%股權的收購工作,未來公司產品矩陣將從TPES、PBAT/PBT延伸至特種合成樹脂領域,形成“基礎原料—高端改性材料”的全鏈條布局。
業務板塊表現分化,新興增長點開始顯現
從業務板塊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長鴻高科各產品線呈現“分化增長、亮點突出”的態勢。其中PBAT/PBT業務保持增長勢頭,營收同比增長23.05%,毛利率提升2.12個百分點;TPES業務也保持穩定增長,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3.4%,毛利率提升2.38個百分點。
碳酸鈣業務成為上半年最大業績亮點,營收同比大幅增長842.33%,毛利率提升11.47個百分點。隨著公司碳酸鈣項目進入規模化量產階段,依托廣西賀州高純度礦產資源優勢,其產品附加值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據行業報告預測,受益于下游塑料制品、汽車等終端應用領域的持續需求增長,國內碳酸鈣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30年達到365.95億元。長鴻高科憑借規模化量產能力,其碳酸鈣產品在塑料填充與改性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已逐步成長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極。
黑色母粒業務雖受上半年技改影響,短期業績承壓,但長期競爭力持續增強。長鴻生物采用獨特的生產工藝,通過副產蒸汽及尾氣回收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技改后產品質量與產能利用率顯著提升,隨著下半年市場需求持續回暖,黑色母粒業務有望實現業績反彈。
業內人士分析,下半年隨著行業回暖趨勢延續與新增產能釋放,長鴻高科有望實現“上半年增營收、下半年提利潤”的增長格局,全產業鏈布局也將為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