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王”誕生!
8月27日午后,寒武紀進一步走強,一度漲約10%,股價最高報1464.98元/股,一度超過貴州茅臺,總市值超6000億元。
8月26日,寒武紀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38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5.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處理器芯片。
政策方面,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人工智能開放合作體系不斷完善。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動技術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行業方面,8月21日,DeepSeek在其官宣發布DeepSeek-V3.1的文章中提到,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參數精度;另外,V3.1對分詞器及Chat Template進行了較大調整,與DeepSeek-V3存在明顯差異;DeepSeek官微在置頂留言里表示,UE8M0 FP8是針對即將發布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南方基金認為,此舉印證國產芯片設計在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的征途上再次邁出強有力一步。
此外,上周OpenAI CEO表示希望在未來投入數萬億美元用于開發和運行AI服務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南方基金表示,此次OpenAI擴容再度印證大模型商用進程加速將直接驅動超大規模訓練集群建設需求,而未來國內廠商勢必將占據一席之地。
今年以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原生創新企業的成功全面驗證了中國科技實力的崛起以及中國教育體系的成功。諾安基金表示,預計未來像這樣有潛力“改變世界”的硬核創新,將會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出現,“這將改變全球市場對于中國科技資產的預期,中國科技資產的估值有望迎來系統性的估值重構”。
高盛日前上調寒武紀的目標價50%至1835元/股,稱主要原因為中國云計算資本支出提高、芯片平臺多樣化、寒武紀研發投入增大。分析師Verena Jeng等人在報告中將公司2025年—2027年凈利潤預測分別上調59%、28%和29%,以反映更高的AI芯片出貨量。報告稱,8月中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宣布包括寒武紀在內的8家公司通過了DeepSeek適配測試,再次印證了該行對寒武紀強大研發能力的積極看法。
浙商證券指出,出口管制倒逼本土創新崛起,中長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線,政策與應用傾斜將持續利好本土廠商。
中信證券也表示,當前半導體周期仍處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續強勁,泛工業接棒消費電子也進入復蘇階段。展望未來,AI仍將是半導體產業向上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續,另一方面終端AI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國半導體廠商在后續AI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顯著提升,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資邏輯具體可以分為兩條主線,其中云端看國產替代,終端看下游增量。
綜合自:行情、公司公告、券商中國等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