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對香港建筑師鄭文宏來說是一個收獲的日子。這一天,前海創新教育集團前灣學校宣布完工啟用,將在今年9月迎來首批學生。這是全國首個由香港企業全流程參建的政府投資項目,而鄭文宏正是這個項目的駐場負責人。兩年來,他幾乎每天花3小時在深港兩地間通勤,見證這個項目從一組組設計稿變成現場實景。
該項目由香港建筑師事務所負責,在建設過程中,率先試行國際通行的“建設單位、建筑師團隊和施工單位”三方為責任主體的管理模式。
在2020年之前,由于深港兩地企業資質和人員資格互不相通,港企難以直接進入內地市場,香港專業人士也難以在內地便利執業。針對這一問題,前海在2020年9月率先發布建設領域港企港人備案執業辦法,2023年又將港人港企在前海執業的領域擴展至規劃、設計、測量、勘探、建造等5類專業機構和14類專業人士,港人港企在前海執業的資質、資格問題逐漸“破冰”。
時針回撥至2020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發布。在過去五年的綜改1.0時期,深圳累計形成了48條經驗舉措,其中包括“推動港澳人士跨境執業便利”在內的17項由前海率先落地并向全國復制推廣。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也是前海合作區成立15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掛牌10周年。過去五年間,前海始終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大膽闖、率先試、自主改,最初規劃面積僅14.95平方公里的“小前海”,卻如同一個綜改的“大試驗場”,為制度改革、深港融合、對外開放做出了諸多開拓性探索。
——先行先試,擔當制度改革“破冰者”。在全國率先試點“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創新實踐“港資港法港仲裁”,形成“境外不落地購匯”等14項全國“首創”“首批”金融成果……細數前海的制度改革成績單,一項項貿易、法治、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無不彰顯著前海沖破體制機制束縛的“破冰”之姿。
“我們獲批了2億美元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額度,在前海設立的QFLP基金正圍繞醫療、先進制造、新能源等領域開展股權投資。”惠理集團中國業務副總裁、深圳公司負責人盛今對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前海新設QFLP基金規模占深圳九成以上。持續吸引外資外企入駐的背后,是前海以制度創新促金融開放結下的“累累碩果”。目前,前海已形成包括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資產轉讓、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在內的“六個跨境”金融品牌。
——把握主線,打造深港融合“加速器”。與香港一水之隔,“深港合作”始終是前海不變的“底色”。近年來,前海既服務香港所需,亦借助香港所長,在深港合作這條主線上書寫融合的大文章。
在前海深港合作區,俯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八棟建筑圍合在一起構成了繁體的“夢”字,而這里正是許多香港青年的北上逐夢之地。“經過一番努力,目前我們的項目已經在深圳、東莞、廣州落地了。”茵塞普科技創始人余廣滔是一名香港青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后便來到前海創業,運用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技術,為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和蛋白質供應短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采取“前店后廠”的模式,茵塞普科技的產品已借助前海這個窗口銷往全球。
像余廣滔這樣的香港創業青年正在前海加速聚集。截至目前,夢工場已累計孵化了1021個香港創業團隊,累計發放香港青年扶持資金3.5億元。包括初創團隊在內,前海累計擁有注冊港企近萬家,僅2025年1至2月,前海新增港資企業295家,同比增長85.5%。
——鏈接全球,構筑對外開放“橋頭堡”。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國際化是前海最鮮明的標識之一。過去五年中,前海不僅加快銜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打通全球貿易動脈,同時也積極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構建服務貿易新生態。
在深圳西部港區,智能分揀系統日夜不停運轉,每天有超200個集裝箱在此完成高效“全球集拼”——來自東莞的充電寶、惠州的穩定器、佛山的小家電,先在前海灣保稅港區精準組貨,隨后通過海運12小時直抵東南亞,或通過空運24小時覆蓋歐美市場。
這是前海打造的“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來自海外和內地的不同類型商品,都可以實現分揀貼標,再統一裝箱運送至香港,發往全球。美邦國際總經理湯玲麗介紹,以往即便貨物只裝了半個集裝箱,運價也要按一個箱來計算。但在這種集拼模式下,企業可以與相同目的地的企業共享一個箱,大大節省運費開支,報關手續也大幅簡化。
數據可印證開放成效:2024年,前海進出口7066.5億元,同比增長42.4%;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進出口5367億元,同比增長52.3%。與此同時,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產業加快集聚,跨境支付、游戲出海等服務貿易領域也穩步增長。
對于前海在深圳綜改1.0階段交出的“答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兼前海分院院長曲建給出這樣的評價:“若要打分,前海的表現是優秀的,其發展路徑與探索經驗已被多地借鑒,帶動全國自貿區共同成長,早已不只是‘深圳的前海’,更是‘全國的前海’。”
今年6月10日,《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發布,明確要求深圳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創新試驗、深化一批開放舉措。這標志著深圳綜改進入2.0時代。展望未來,面對綜改2.0的“新考卷”,前海這一“試驗場”還將繼續發揮大作用,探索更多制度突破,進一步釋放深港合作疊加效應,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開辟更廣闊的航道!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