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財政局披露的《2025年市級第一次預算調整方案》(下稱《方案》)顯示,廣州擬在本級新增專項債券72.5億元資金中,首次安排20億元資金投向政府投資基金。
這已不是首個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投資政府投資基金的城市。據記者梳理,在此之前,北京、蘇州也把發行的政府專項債券部分用于投資政府投資基金。有分析指出,這不僅拓寬了專項債的投資范圍,還可在地方財政偏緊的狀態下,增加政府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助力地方產業發展。
多地試水將地方專項債投向政府投資基金
《方案》顯示,廣東省財政廳下達廣州市2025年正式批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額度376.7億元。其中:一般債券0.7億元,專項債券376億元。擬安排市本級專項債券72.5億元,區級一般債券0.7億元、專項債券303.5億元。
其中,廣州市本級債券資金72.5億元主要用于落實省市重大項目、重點領域安排,包括安排教育和體育設施建設6.6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0.9億元、醫院領域建設8.1億元等。記者注意到,方案中安排了20億元投向政府投資基金。
據記者了解,最早開始計劃將政府專項債用于政府投資基金的城市是北京。今年6月,2025年北京市政府專項債券(三十五期)計劃發行金額100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這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首次用于投資政府引導基金。
隨后,8月6日,江蘇省財政廳披露的《江蘇省2025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也顯示,省級財政安排90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用于注資創業投資類政府投資基金。
事實上,這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在投資方向上的“破冰”。根據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地方政府專項債應嚴格落實到實體政府投資項目,不得將專項債券作為政府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各類股權基金的資金來源。
但202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實行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未納入的項目均可申請專項債券資金”。同時還特別提及,將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制造、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納入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
這相當于為地方政府專項債投向政府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領域撕開了一個“口子”。更重要的是,有分析認為,專項債資金的期限與政府投資基金支持早期科技創新企業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以北京專項債為例,其期限為10年,與當前創投基金的8—10年期限大致契合,以此能緩解基金周期較短、無法陪伴企業成長的困境,從而加速培育“耐心資本”。
發債募資需具備三大條件 效果仍待觀察
近些年,政府投資基金是地方撬動社會資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地方科技創新的重要工具。但是,地方政府投資基金的資金供給高度依賴年度公共財政預算,當前不少地方政府財政面臨收入增速趨緩、支出壓力持續加大的挑戰。
而地方政府探索將部分專項債資金投向政府投資基金,則構建了一條獨立于傳統財政預算的融資通道,有望成為政府投資基金資金補充機制的重要創新實踐。
水木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母基金研究中心創始人唐勁草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用作政府投資基金具備一定可復制性,后續會有更多城市跟進。但是,他認為,地方政府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具備較強的財政實力,地方政府性投資基金的收入要覆蓋債券本息;二是擁有成熟的基金管理能力,要有成熟的普通合伙人(GP)合作體系和項目篩選機制;三是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聚焦高成長性產業,確保投資的項目有收益潛力。
此外,若將專項債投向政府投資基金,那么基金的運作效益無疑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焦點。但是,有分析認為,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投資者多為機構投資者,即便政府投資基金的投資效率暫時未達預期,也仍會有機構認購,因為這些債券都有很強大的政府信用背書。
受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此類專項債的發行規模能有多大、對政府投資基金發展規模的影響,以及最終的投資效果如何,都仍待進一步觀察。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