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 王軍
8月18日,滬深北股市放量上漲,成交額突破2.8萬億元,A股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上證指數創出近10年新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創兩年多新高,北證50創出歷史新高。
市場分析指出,本輪行情既是政策紅利釋放、產業升級提速等多重因素共振推動的結果,也是全球資本再配置趨勢下外資回流、國內“資產荒”背景下權益資產吸引力提升的結果。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內生動力穩定釋放。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新消費亮點紛呈,新產業厚積薄發,新動能成長壯大。經濟動力也逐步轉換為資本市場活力。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滬深300等重要指數分別上漲11.23%、13.64%、21.69%、7.74%。通信、國防軍工、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等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新興行業領跑。
中金公司認為,今年A股市場整體盈利增速有望轉為增長。此前,該機構在下半年A股展望中上調了2025年A股盈利預測,增速較2024年明顯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變化對指數表現形成強力支撐。
A股資產吸引力持續上升。首先,“國家隊”增持ETF成為市場的重要穩定器。二季度“國家隊”對寬基ETF凈增持近2000億元。其次,險資、公募、私募、兩融等多路資金進場也帶動了市場行情走高。Wind數據顯示,以認購起始日統計,今年以來發行了979只基金,發行份額達6474.70億份。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15日,今年以來備案私募證券產品高達7443只,較去年同期增長76.12%。8月,A股市場兩融余額時隔十年重返2萬億元以上,兩融余額累計增長超過700億元。投資者開戶數今年以來也出現顯著增長。根據上交所數據,2025年7月滬市A股新增開戶196萬戶,同比增長71%;全年累計新開戶超過1456萬戶,同比增長超三成。
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策略投資官方磊表示,當前股市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兩方面,一是產業亮點不斷,行業利好信息帶動結構性行情;二是股市賺錢效應提升疊加流動性充裕帶動股市價值重估,呈現正循環跡象。展望后期,A股整體估值中樞有望繼續抬升,但也需要逐漸增加基本面的考量,前期漲幅不大、估值相對合理且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的板塊或具有更大的彈性。
8月18日,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下,債券市場下跌,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1.33%。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快速上行。30年期國債活躍券到期收益率已達2.1%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