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僅43斤的24歲女大學生吳花燕去世后,以其名義發起籌款的公益平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下稱“9958”)被曝光募款100萬元卻只給了吳家人2萬元。更有網友發現,類似的事件已經多次在“9958”上演。另據報道,“9958”累計籌款超5億元,旗下項目多個,籌款額逐年遞增。
據報道,“9958”在募捐管理與使用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多名患者早已因病去世,但該平臺未及時關閉捐助通道,仍在接受捐款;再比如,對于此前該平臺為吳花燕籌款的事情,吳家人根本不知情。顯然,這些現象都極不正常。
從常識角度來說,以上做法極不合理。既有故意利用死者名義籌集善款的嫌疑,也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隨意用患者名義籌款。這都侵犯了捐款人的知情權,也侵害了患者或死者的權益。該平臺籌款額逐年遞增,恐怕與其不規范籌款有很大關系。另外,轉款環節存在轉款暫停時間過多等問題。
如果不是吳花燕去世牽出,這些問題很可能繼續存在下去。這至少說明三個問題:其一,“9958”長期運作很不規范,問題或不止被曝光的這些;其二,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對“9958”日常監督管理很不到位;其三,監管者此前對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項目運作監管不到位,公眾監督也不到位。
“9958”旗下有多個項目有利有弊。好處是,方便籌集更多善款,對救助對象進行精準幫扶等。弊端是,項目數量多且分散,難以有效監管監督。該平臺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與旗下項目過多有關。畢竟,無論是“9958”還是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或是監管部門,都沒有這么多人力對每個小項目逐一監管。
現在看來,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僅公開回應吳花燕轉款質疑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對網友發現的多個問題逐一作出回應,才能維護基金會公信力。否則,這些問題將會影響到基金會信譽,繼而影響基金會募捐能力。作為公益慈善機構,公信力就是生命力,假如其公信力喪失,恐怕生命力也快要到頭了。
顯然,網友發現與媒體曝光的問題,為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帶來了糾錯的機會,關鍵取決于該基金會能否以媒體報道為線索進行全面深入調查;能否把所有問題毫不掩飾地向公眾交代、向捐款人道歉;能否以問題為導向,對籌款、轉款等問題進行徹底整改;能否吸取教訓對每一個項目運作加強監督管理等。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只有主動、有效監管旗下所有項目運作,才能避免各種亂象。即使再發生類似于“吳花燕轉款風波”,也會輕松化解,不至于“拔出蘿卜帶出泥”。凡是被新聞事件牽出的隱秘亂象,不僅會引發輿論質疑,更容易引發公眾憤怒。有關方面唯有平時主動作為,才能避免隱秘亂象被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