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月5日)早盤,市場主要股指集體反彈,滬指上漲0.35%,深證成指上漲2.01%,創業板指盤中一度上漲超4%,午間收盤上漲3.48%,市場超3900股上漲,56股漲停。
從板塊上來看,碳中和相關概念集體上漲,鋰電產業鏈領漲市場,動力電池、儲能、固態電池等概念漲幅居前,其他還有光模塊、風電、光伏概念走強。乳業、保險、銀行板塊小幅下跌。
具體來看,固態電池概念股金銀河(300619)開盤1分鐘,“20cm”漲停,先導智能、信宇人等個股紛紛上漲。
多晶硅主力合約早盤走高
早盤,多晶硅主力合約開盤后持續拉升,盤中最高上漲5.71%,報5.5萬元/噸,午間收盤上漲5.29%,報5.48萬元/噸。6月26日以來,多晶硅主力合約連漲1個月,近期價格震蕩走勢,今日再度走高,盤中創8月以來新高,較年內低點上漲85.55%。
消息面上,SMM數據顯示,本周多晶硅價格整體呈現上漲態勢。9月以來,多晶硅限產限銷開始,硅料廠庫存分布集中度相對較高。
另外,近期光伏行業迎政策利好。日前工信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的《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提到,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實施光伏組件、鋰電池產品質量管理。這一政策有望優化產業結構和競爭環境,遏制盲目擴產和低價惡性競爭,增強市場對行業走向規范化的預期,為多晶硅價格提供了有力的情緒支撐。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相比光伏產業鏈其他環節,多晶硅領域的產能集中度較高,同時也是產能過剩和虧損最為嚴重的環節。正因硅料環節集中度高且虧損嚴重,理論上更容易形成控產和挺價共識。當前硅料企業在推進多晶硅產能整合計劃,若能夠成功實施,行業供需結構有望迎來根本性改善。
硅料硅片概念股早盤走高
受多晶硅期貨上漲帶動,A股硅料硅片板塊個股早盤走高,截至午間收盤,大全能源上漲7.63%,*ST沐邦漲停,通威股份和弘元綠能均上漲超4%。從業績來看,上半年硅料硅片股仍以虧損為主,4股虧損幅度下降,包括雙良節能、華民股份、弘元綠能、*ST沐邦。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通威股份、TCL中環、大全能源、雙良節能4股機構評級家數均超3家。據機構一致預測,上述4股2025年凈利潤仍為虧損,2026年有望扭虧為盈,其中通威股份機構預測凈利潤均值最高,20家機構預測公司2025至2027年凈利潤均值分別為-49.62億元、24.95億元、51.72億元,公司盈利有望逐步改善。
數據顯示,7月以來TCL中環、大全能源分別獲24家和12家機構調研。
3股前三季度業績預增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最新,13股披露前三季度業績情況,其中3股歸母凈利潤預計實現同比增長,包括立訊精密、中泰股份、華新精科。
按預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中泰股份增幅最高,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25億元至3.55億元,同比增長71.36%至87.19%,其中第三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9億元至2.2億元,有望創下上市以來單季凈利潤新高。公司表示,國內外訂單進入正常發貨流程,海外收入占比增加,帶動公司利潤上升,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1000萬元。
按預告凈利潤下限來看,立訊精密盈利最高,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8.9億元至113.44億元,同比增長20%至25%,其中第三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2.46億元至46.99億元,同比增長15.41%至27.74%。公司表示,將加速多元化業務戰略布局,持續加大在AI智能終端、光電高速互聯產品以及汽車智能電子電器等前沿領域的研發投入與市場滲透。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