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2日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獲悉,其呼吁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優先部署ONE Record標準,以加快供應鏈數字化升級。
今年7月,國際航協貨運服務大會(Cargo Service Conference)通過第1695號推薦標準,正式確立ONE Record作為行業首選數據共享標準,將于2026年1月1日起生效。屆時,航空公司、貨運代理人、地面服務代理和技術開發商等在內的全鏈條參與方,將以ONE Record作為統一的數據共享標準,行業也將逐步完成從現有標準向ONE Record的過渡。
據悉,基于API的ONE Record標準能夠實現供應鏈上下游的端到端數據無縫對接,消除重復錄入和信息孤島,有效提升合規性與透明度。
為進一步推動ONE Record在供應鏈上下游的廣泛應用,國際航協提出三點倡議:航空公司與貨運代理人:盡快推進ONE Record部署,全面提升業務流程數字化水平;政府監管部門:在數據申報環節認可并支持ONE Record,推動跨系統互操作性;技術開發商:構建安全、開放、兼容的數字化平臺,保障數據交換的效率與安全性。
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解興權表示:“ONE Record是全球航空貨運供應鏈數字化的基石,為行業構建統一的數字底座奠定了標準基礎。航空貨運的效率提升取決于全鏈條的協同,因此全面部署ONE Record至關重要。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舉足輕重,我們呼吁中國航空公司、貨代與技術開發商加快部署ONE Record,在政府監管部門的支持下,實現跨系統互操作性,為全球航空貨運的數字化升級注入更強動力。”
在中國,多家航空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啟動了共16個ONE Record試點,其中包括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的多式聯運試點。這標志著ONE Record向生產運營過渡與實施邁出關鍵一步。
其中,國泰貨運方面,率先將ONE Record融入日常運營,攜手中外運、唯凱國際物流、傳盛國際等合作伙伴,基于API實現電子運單和貨運信息的實時交互,在其8個站點,與中外運空運發展完成5600多票主運單信息交互,提前實現2026年1月部署ONE Record的目標。
南航物流是中國內地首家部署并提前實現ONE Record既定目標。聯合中外運空運發展、翌飛銳特,在廣州始發國內航線實現全流程狀態共享,并率先完成中文格式落地,破解接口不統一難題,標志著南航物流成功將航空貨運國際標準在中國國內航線應用落地。
山東航空聯合青島機場物流、天信達、OCS青島及國際航協北亞區,成功落地北亞區首個ONE Record標準貨運訂艙分銷測試,已完成覆蓋訂艙、收運、制單、配載、裝機、提貨等九大核心場景的全鏈路測試。
海航貨運則先后協同深圳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海口機場、翌飛銳特及深圳運捷迅等公司,在國際與國內航線實現電子運單與貨物狀態共享,并攜手CCN啟動歐盟海關ICS2預申報,ONE Record已覆蓋訂艙、制單、跟蹤、艙單和海關等五大核心場景。
國貨航方面,攜手中外運、菜鳥列日貨站、廣州白云機場國際 1 號貨站及翌飛銳特,在廣州—北京、杭州—列日兩條航線上成功完成貨物運輸全流程ONE Record標準應用試點,實現運單、艙單、貨物狀態等數據的高效共享,同時結合實際業務場景,充分驗證了ONE Record標準在不同系統能力條件下的可用性與可行性。
回溯來看,國際航協不斷迭代航空貨運數據交換標準,從以報文為中心的Cargo-IMP到基于XML的Cargo-XML,再到今天以API為核心的ONE Record,幫助行業降本增效與提升競爭力。ONE Record以數據為中心,通過統一的數據模型,由各利益相關方圍繞一票貨物的運輸信息,由安全的Web API實現全鏈路共享。該標準采用多層安全機制,確保數據所有者掌控訪問權限,并通過行業信任網絡保障身份認證與數據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