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補貼價格戰不會長期持續,其影響會逐漸減弱。”
8月29日,霸王茶姬董事長、CEO張俊杰表示,已放緩2025年的門店擴張節奏,以減輕對同店的壓力。
他選擇回避“外賣大戰”,規模上只錄得溫和增長。
4—6月,總GMV為81億元,凈收入33.32億,增幅大體在10—15%的區間;單季凈利(經調整)6.3億元,利潤率達18.9%。
避戰的代價,同樣清晰浮現。
其中國門店的月均GMV為40.44萬元,同比下跌了24.8%,這是衡量茶飲門店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財報披露后,其股價大跌13%左右,收盤市值約250億元人民幣。
國內運營遭遇挑戰,張俊杰將大量精力轉向海外,在北美試水了兩家門店,他已公布全新的北美核心管理陣容,構建本地團隊,先行開干。
挺進北美
張俊杰的門店網絡,擴張節奏中規中矩。
截至6月30日,霸王茶姬在全球擁有門店7038家,6個月凈增加門店598家。2024年同期其凈增1485家,對比來看,開店速度明顯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已有208家店鋪,主要覆蓋馬來西亞(178家)、新加坡(16家)、印度尼西亞(8家)、泰國(5家)及美國(1家)。
4—6月,霸王茶姬凈增39家海外門店,海外GMV達2.352億元,同比增長77.4%,增速遠超整體業務水平。
這表明,張俊杰團隊的全球化,進入成果轉化階段。
據披露,4月,霸王茶姬在東南亞推出“谷香焙茶”(Hojicha Genmai Milk Tea),成為現象級爆款,榮登東南亞茶飲品牌聲量榜榜首。
特別在馬來西亞,產品上市兩周內主要城市即告售罄,當地178家門店盈利均超預期;新加坡門店日均銷量,已穩定在1500杯以上。
5月,張俊杰在洛杉磯落地北美首店,8月,美國第二家門店已開始試營業。官方稱,洛杉磯首店創下單日5000杯銷售紀錄,至今仍維持日均售出1000杯的水平。
區別于同行登陸香港,張俊杰特意選擇赴美上市,募集約4億美元,就有著明確的全球化抱負,尤其在北美市場,一般茶飲企業較為謹慎,而他已構建本土化團隊。
8月29日電話會上,張公開宣布,任命陸怡華(Emily Chang)為北美首席商務官,她曾擔任星巴克中國首席市場官、洲際酒店集團首席商務官。
同時,他任命Aaron Harris擔任北美首席發展官,其在荷蘭兄弟咖啡(Dutch Bros Coffee)擔任高級開發副總裁。
二人均在歐美快消領域,有著較為資深背景,預計將為霸王茶姬入美帶來專業助力,美國市場頗有想象空間,拓展也不易。
回避大戰
今年的外賣大戰,張俊杰團隊刻意保持距離,未徹底卷入。
有加盟商透露,京東外賣上線后,霸王茶姬活動相對有限,主要以定制周邊加購的營銷活動為主,未采用直接現金減免的方式。
“霸王茶姬的活動時間不長,如果不特別注意,很難喝到特別便宜的。”有消費者如此分享其觀察。
這與張俊杰的價格策略有關,霸王茶姬集中在15—22元區間。
其他品牌價格帶很寬,最低可以到8—9元,便于充當引流品,成為這輪大戰的主力。
招商證券的調研顯示,多個品牌單月同店銷售快速增長,如古茗在4月錄得20%—30%的增速,5月直接沖到30%。
對應來看,霸王茶姬則流失了部分客群,4月同店為-10%,5月有回升,依然跌去6%。張俊杰在電話會提到,低價對加盟商利潤和高端品牌定位都有傷害,霸王茶姬堅持三個原則:
堅決不盲目跟風卷入價格戰;堅持高價值品牌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化運營提升優化運營效率。
“依靠高質量產品、服務和門店體驗,而非折扣。”他強調說。
目前,外賣大戰的烈度以及持續時間,均超過預期。霸王茶姬如果堅持既定策略,其同店銷售的壓力,將至少持續到三季度。
財報也顯示,4—6月,其銷售費用3.85億元,同比增長54.6%,銷售費用率約11.6%。
管理層解釋稱,主要用于海外擴張帶來的本地化廣告投放;國內雖不參與外賣平臺“價格戰”,但加大了新品和會員營銷投入以對沖同店下滑。
開拓“現萃”
過往兩年多來,張俊杰維持著較好的盈利空間。
2023年以來,霸王茶姬的利潤率,大體維持在16%—20%的區間,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只是,單店指標持續惡化。哪怕在外賣大戰前的2024年,已驟降至2.7%,中國東部、中部等地區甚至已有負增長。
今年,張俊杰團隊試推 “第二杯茶”,主打現萃茶、茶拿鐵,對標咖啡的Espresso / Latte / Cappuccino 體系,以豐富產品結構。
3月下旬,霸王茶姬新品類 “CHAGEE NOW茶姬現萃” ,在上海開出3家專門店鋪,分別位于上海中心、打浦橋日月光和五角場萬達廣場,主打“快取+現萃”。
萃取展現更多茶的風味,配方更簡單,幾乎只有奶和茶。
茶姬現萃的單杯定價,大體在13—22元,比經典奶茶高3—5元,定位“健康、純粹、低負擔”。其也上線獨立微信小程序,意在與傳統奶茶分割。
彼時,據透露,在上海3家測試店,現萃系列GMV占比已達15%,單店日均額外貢獻約80杯。
《21CBR》查詢,截至9月1日,“茶姬現萃”已在上海開出至少13家門店。
二季度業績會上,管理層表示,現萃系列仍以打磨模型、優化設備為主,待單店盈利模型跑通后,再決定2026年復制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