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勝微(300782)近日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卓勝微實現營業收入17.0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億元。盡管受到全球經濟總體各類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影響,短期業績承壓,但卓勝微依舊在產品結構優化、技術突破與產線建設等領域的持續發力,預計將為后續盈利能力回升筑牢根基。
射頻模組占比提升,L-PAMiD等高端產品實現量產交付
近些年半導體行業內涌入了大量新進者,在部分技術門檻較低且同質化嚴重的中低端射頻前端產品領域,本土競爭日趨激烈。在多重壓力下,卓勝微以“技術深耕”破圈,堅持產品結構持續優化,2025年上半年,卓勝微射頻模組收入占比提升至44.35%,較上年同期的36.34%顯著增長,這一數據充分印證了公司集成化、模組化產品競爭力的持續增強。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公司射頻前端最高集成度的模組產品,全國產供應鏈L-PAMiD已通過部分主流客戶驗證并進入量產交付階段,該產品集成了公司自產的MAX-SAW濾波器,不僅標志著公司在高端射頻前端領域的全鏈能力再獲突破,更為市場拓展注入新動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卓勝微在新興產品領域的布局也成效漸顯。在傳統手機市場之外,卓勝微已構建起兩大新興增長極:其一,WiFi 7前端模組實現規?;慨a,搶占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先機;其二,藍牙前端模組、UWB芯片完成客戶端驗證,布局物聯網精準定位市場。這些成果共同為公司未來在AIoT、汽車電子等新興市場的深耕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線建設穩步推進,研發投入持續加碼
產品競爭力的提升離不開產線建設與研發投入的雙重支撐。面對行業技術迭代加速,卓勝微持續以“Fab-Lite模式”實現研發與產能的精準協同,持續推進芯卓半導體產業化項目建設。截至報告期末,12英寸產線已達5000片/月產能規模,產品良率與產線良率均處于行業較高水平。6英寸濾波器產線也已實現雙工器、多工器及模組產品的規模量產。研發方面,公司上半年投入4.07億元,雖同比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高強度。報告期內,累計獲得專利200項,其中國內專利198項(包含發明專利92項)、國際專利2項(均為發明專利),上半年新增專利申請62項,彰顯了其深厚的持續創新技術底蘊。
穩健的財務狀況則為上述布局提供了有力保障。報告顯示,卓勝微的資產負債率為3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2.57億元,現金流的穩定為后續研發與產能擴張注入了充足底氣。
公司表示,隨著產線運轉效率提升與產品持續上量,降本拐點已初步顯現,預計后期毛利率將逐步企穩回升。展望未來,在衛星通信、AI終端等新場景的驅動下,依托全鏈資源平臺與國產替代機遇,卓勝微有望實現長期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