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A股繼續上攻,滬指突破3674.4點的前期高點,創業板指漲近4%,日成交額近2.2萬億元。雖然指數普漲,個股賺錢效應卻有限,僅2733只個股收漲,科技股表現亮眼。
受訪人士提醒,創業板短線獲利盤豐厚,短期或需休整,不宜追高;后續需緊盯量能與熱點變化,預計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滬指創近4年新高
又是“量價齊升”的一天,A股繼續走高。滬指收漲0.48%報3683.46點,創業板指大漲3.62%報2496.5點,深證成指收漲1.76%。科創50、滬深300、上證50、北證50均收漲,但漲幅均不超過1%。
交易量能繼續放大,日成交額增至2.18萬億元。但個股賺錢效應一般,漲跌互現:2733只個股收漲,漲停股100只;2458只個股收跌,跌停股5只。
板塊漲多跌少,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共計22個收漲,漲幅超過1%的有10個。通信板塊以4.91%漲幅領先全場,光庫科技、北緯科技、特發信息、恒寶股份等個股漲停;有色金屬、電子板塊漲幅超過2%,金田股份、華錫有色、麗島新材、博威合金、華峰鋁業、寧波韻升、華鈺礦業、東方鉭業等有色金屬個股漲停,中船特氣、滬電股份、深南電路、工業富聯、世運電路、福日電子等電子個股漲停。
醫藥生物、電力設備、國防軍工、機械設備、汽車、非銀金融、計算機等板塊也表現不錯,菲利華、烽火電子、長城軍工、內蒙一機等軍工股漲停,羅博特科、中郵科技、東方精工、必得科技、杰克股份、洪田股份、博杰股份、弘亞數控等16只機械設備個股漲停,美晨科技、騰龍股份、曠達科技、航天科技、飛龍股份、湖南天雁、中馬傳動等11只汽車股漲停。
銀行板塊繼續回落,煤炭、食品飲料、紡織服飾、公用事業、石油石化、交通運輸、農林牧漁、建筑裝飾板塊均微跌。
光通信模塊漲幅超過7%,英偉達概念、第四代半導體、新型工業化、被動元件、CAR-T細胞療法大漲。
鈉離子電池、黃金概念、同步磁阻電機、鋰礦概念、2025年中報預增、機器人概念、創新藥概念均表現不錯。券商概念也漲近2%。
滬指為何能連創新高?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指出,近期穩增長、擴內需和促消費的利好政策密集落地,提振市場信心;流動性持續寬松,近期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公募私募加倉意愿明顯提升,市場易漲難跌;經濟數據出現邊際改善態勢,對市場情緒有支撐。
中歐瑞博認為,滬指突破3674.4點的前期高位,驅動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中美關稅再次后延90天,短期外部環境改善;二是權重較大的周期行業在“反內卷”政策預期下有所上行;三是基金申購、兩融規模增加帶來增量資金。目前A股已處于牛市中期階段,各板塊可能由于景氣度的不同而節奏有差異。看好AI(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創新藥、黃金。
短期內不宜追漲
滬指不斷創新高,今日更是突破去年“9·24”行情高位。接下來,A股還能不能繼續上攻?當前投資者應該注意哪些市場風險?
“創業板短期獲利盤豐厚,短期內不宜追漲,可待回踩再布局。”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提醒稱,在資金面與基本面共同驅動下,市場中長期走勢依然樂觀。可以在AI應用、游戲、創新藥、軍工裝備、機器人等景氣賽道,以及位置相對較低的券商、新能源、半導體等賽道,尋找趨勢個股的回踩機會。
“短中期,A股可能震蕩整理,但只要政策面不收緊,市場仍有向上空間,需適度關注地緣政治風險。”袁華明認為,目前來看,市場會繼續圍繞“低估值高分紅”和“科技創新”兩條主線發展。數據中心、電力設備、儲能景氣抬升且估值合理,可逢低布局。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認為,中長期看,市場仍有拓展空間;短期則需警惕休整,除非權重加速拉升,否則調整終將到來。操作上應緊盯成交量與熱點變化,結構性行情仍是主基調。彈性機會集中在TMT、國防軍工、機械、醫藥等行業,同時低位個股也將隨熱點擴散被逐步激活,呈現此起彼伏的輪動局面。
在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看來,隨著經濟復蘇深入,金融等順周期板塊有望受益;科技、消費等成長板塊,在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憑借業績增長和政策扶持,繼續釋放機會。
記者朱燈花
文字編輯陳偲
版面編輯 佘詩婕